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第4章

羽箭入肉的闷响刺破空气,黑熊吃痛,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庞大的身躯猛地顿住。林砚趁机连滚带爬躲到一棵大树后,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膛,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刚才那一瞬间,他真切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赵大牛也停下脚步,举着斧头警惕地盯着黑熊,额头上满是冷汗,却依旧挡在林砚刚才站立的位置,没有后退半步。

远处的树林里,一道身影迅速奔来。那人穿着一身猎户常穿的短打,背上背着弓箭,腰间别着猎刀,动作矫健如豹。走近了才看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皮肤黝黑,眼神锐利,肩上还扛着几只野兔。

“快躲开!这熊伤了人,凶性上来了!”年轻人一边喊,一边从箭囊里抽出第二支箭,搭弓拉弦,瞄准黑熊的眼睛。

黑熊肩部流血,更加狂暴,不顾伤痛,朝着年轻人猛冲过去。就在它即将扑到年轻人面前时,羽箭再次射出,精准地射中了它的左眼!

“嗷——!”

黑熊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重重摔倒在地,挣扎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林砚和赵大牛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年轻人走过来,检查了一下黑熊的伤势,确认已经死了,才转身看向他们:“你们是谁?怎么敢跑到这深山里来?不知道最近有熊伤人吗?”

“多谢壮士相救!”林砚连忙站起来,拱手道谢,“我叫林砚,他叫赵大牛,我们是来山上砍些木头,做灌溉用的工具。没想到会遇到黑熊,多亏壮士出手,不然我们今天就危险了。”

年轻人愣了一下,打量着林砚和赵大牛手里的斧头、锯子,又看了看地上的木料,疑惑地问:“灌溉工具?什么工具能用到这么多木头?”

“是一种叫龙骨水车的工具,能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的农田里,解决旱灾的灌溉问题。”林砚简单解释道,“现在云溪县旱灾严重,百姓们都快没饭吃了,我想做这个工具帮帮大家。”

年轻人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没想到你一个秀才,还会做这种实用的东西。我叫陈虎,是附近的猎户,最近山上猎物少,就想着多跑几趟,没想到遇到你们。”

林砚笑着说:“原来是陈猎户,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这黑熊……”

“这熊皮和熊肉,你们也有份。”陈虎豪爽地说,“要不是你们引开了它的注意力,我也没那么容易射中它。”

林砚连忙推辞:“不用了,我们只是受了惊吓,没帮上什么忙,这熊是你猎到的,理应归你。”

陈虎也不再坚持,点了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这深山里不安全,你们要是还需要木头,不如去山脚下的树林,那里离村子近,也没有大型野兽。”

“多谢陈猎户提醒。”林砚感激地说。

告别陈虎后,林砚和赵大牛不敢再深入深山,按照陈虎的建议,去山脚下的树林砍木头。有了刚才的惊险经历,两人都更加谨慎,一边砍树,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

忙活了一上午,两人终于砍够了做第一台龙骨水车的木料,用绳子捆好,由赵大牛扛着,往破庙走。

回到破庙时,已经是下午。林砚让赵大牛先休息,自己则拿着图纸,准备去县城找李铁山,商量铁器部件的制作细节。

临走前,林砚叮嘱赵大牛:“你先把木料劈成合适的尺寸,注意安全,我去去就回。”

赵大牛点点头:“林秀才,你放心去吧,我一定把活干好。”

林砚背着图纸,再次前往云溪县城。这次他轻车熟路,很快就来到了李铁山的铁匠铺。

铁匠铺里,李铁山正在打铁,火星四溅,“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看到林砚进来,他连忙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汗:“林秀才,你来了!我正准备给你打转轴呢,你看看这个尺寸合不合适。”

林砚走过去,看到铁砧上放着一根铁轴,表面光滑,尺寸和他图纸上标注的差不多。他拿起铁轴,仔细检查了一下,满意地说:“李师傅,你这手艺真不错,尺寸刚好合适。对了,齿轮和刮板的部件,你这边能做吗?”

李铁山点点头:“没问题!齿轮需要精确一点,我多花点心思就能做好。刮板简单,用薄铁就能打出来。不过,这些部件需要不少铁料,我这里的废铁不多了,可能需要去买一些。”

林砚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从怀里掏出五十文钱递给李铁山:“李师傅,这是买铁料的钱,你先拿着,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李铁山接过钱,心里有些感动。他做了一辈子铁匠,见过不少主顾,像林砚这样信任他、爽快付钱的,还是第一个。他郑重地说:“林秀才,你放心,我一定用好料,把部件做得漂漂亮亮的,绝不辜负你的信任!”

“多谢李师傅。”林砚笑着说,“对了,我还需要一些绳索,用来连接水车的部件,你知道县城里哪里有卖结实绳索的吗?”

李铁山想了想:“县城东头有个张记杂货铺,他家的绳索都是用麻做的,结实耐用,价格也公道,你可以去那里看看。”

林砚谢过李铁山,又和他确认了取铁器部件的时间,才转身离开铁匠铺,前往张记杂货铺。

张记杂货铺不大,里面摆满了各种日用品,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算账。看到林砚进来,他抬起头,和蔼地问:“小伙子,想买点什么?”

“老板,我想买一些结实的麻绳,用来做灌溉工具。”林砚说,“你这里有吗?”

“有!当然有!”老板放下账本,领着林砚来到货架前,“你看,这是粗麻绳,一根能拉几百斤,用来做工具最合适不过了。你要多少?”

林砚看了看麻绳的粗细,觉得很合适,问道:“老板,这麻绳怎么卖?”

“一文钱一尺。”老板说,“你要是买得多,我可以给你便宜点。”

林砚算了一下,做一台龙骨水车大概需要二十尺麻绳,便说:“老板,我要二十尺,你算便宜点,十五文钱怎么样?”

老板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看你是个实诚人,就按十五文钱算!”

林砚付了钱,接过麻绳,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货架上放着一些种子,心里一动,问道:“老板,你这里有耐旱的作物种子吗?比如小麦或者玉米?”

老板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耐旱的小麦种子有一些,但是不多,而且价格比较贵。玉米是什么?我从来没听过。”

林砚这才想起,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这个时代还没有。他有些失望,不过能买到耐旱的小麦种子也不错,以后可以推荐给百姓们种植。

“老板,那耐旱的小麦种子怎么卖?”林砚问。

“五十文钱一斤。”老板说,“这种子是从北方运来的,耐旱性好,就是产量不高。”

林砚现在手里的钱不多,还要留着应急,只能暂时放弃买种子的想法:“老板,我先不买了,等我攒够钱再来。”

老板点点头:“没关系,种子我给你留着,你啥时候要,啥时候来。”

林砚谢过老板,背着麻绳离开杂货铺,准备返回破庙。

走到县城门口时,林砚突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他好奇地走过去,挤进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一个老人,面色苍白,嘴唇干裂,已经昏迷不醒。旁边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爹!你醒醒啊!谁能救救我爹啊!”

周围的人纷纷摇头,有人说:“这老人是饿晕的,最近旱灾,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哪有多余的粮食救他啊……”

有人说:“就算有粮食,他也病得很重,得找大夫才行,可县城里的大夫都要先给钱才看病,这年轻人看起来也没钱……”

林砚心里一酸,走上前,摸了摸老人的脉搏,还有微弱的跳动。他想起自己穿越前学过的一些急救知识,饿晕的人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东西,需要先喝点水,再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

林砚从怀里掏出一个麦饼,又拿出水囊,对年轻人说:“别着急,先给你爹喝点水,再喂他吃点饼,或许能醒过来。”

年轻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接过麦饼和水囊,小心翼翼地喂给老人。

过了一会儿,老人慢慢睁开眼睛,虚弱地说:“水……水……”

年轻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爹!你醒了!太好了!”

周围的人纷纷称赞林砚:“这小伙子真是个好人!”

“是啊,要是没有他,这老人恐怕就危险了……”

林砚看着苏醒的老人,心里也很高兴。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有人说:“县太爷来了!”

人群纷纷让开一条路,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在一群衙役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林砚心里一紧——这县太爷,就是云溪县的父母官王大人。他不知道王大人会不会过问这件事,要是王大人问起他的身份,该怎么回答?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