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阳县,宋家府邸。
堂内熏香袅袅,宋明朗斜倚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手指漫不经心地敲着扶手。
烛火摇曳,映照出他那张保养得宜却难掩精明的脸。
管家弓着腰,将昨夜在微生家祠堂外偷听到的话一字不落地禀报出来。
微生砚提及的那些事情,如“微生月被仙人带走”“青鸾送铃”“枯木逢春”,全都没漏掉半点。
话音刚落,宋明朗猛地嗤笑出声。
他端起手边的茶盏,慢条斯理地撇去浮沫,眼神里满是讥诮:“这微生砚,怕是守着那点祖宗牌位,把脑子也守迂腐了。编排出这等虚无缥缈的鬼话,是嫌自己家族不够没落,想添点笑料给青阳县的百姓解闷吗?”
管家在一旁附和:“老爷说得是,微生家如今就剩这点能耐,也就只能靠编些虚妄传说给自己撑场面了。”
宋明朗放下茶盏,声音带着惯有的居高临下:“一个失了圣心、蜷缩在这小县城几十年的破落家族,也敢妄称仙裔?当真可笑至极!”
然而,笑归笑,那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盘算。
他宋家虽只是京城五大世家之一宋家的分支,可在这青阳县,便是天一般的存在,微生砚一个小小的县令,他素来不放在眼里。
却不想那微生砚从不高看他一眼,因此他往日里没少找微生家的麻烦,却总没找到彻底压过对方的由头。
如今微生家居然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哪怕是编的,也足够他闹一场,让微生砚颜面扫地。
“明日随我一起去瞧瞧,那所谓的‘仙人牌位’和‘青铜铃’,究竟长什么模样。”宋明朗放下茶盏。
次日,天光破晓,青阳县衙内。
微生砚正坐在案后批阅公文,师爷匆匆跑了进来。
他的脸上满是焦急,快速道:“大人,不好了!莲花村今早突然有十几人上吐下泻,面色发青,像是中了毒,村民们都慌了神,求咱们赶紧派大夫过去呢!”
微生砚眉头骤然拧紧,起身便吩咐:“立刻去县里请上三位大夫,务必尽快赶到莲花村,查明病因,安抚好百姓,有情况随时来报!”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经禀报之后快速走了进来。
“大人!刚刚您府中家丁来报,说宋家老爷带着一大帮人围了府上,说是、说是要参观祠堂,已经闯进去了!”
“什么?”微生砚脸色一变,心中咯噔一下。
祠堂里不仅有微生家世代守护的东西,还有祖宗们的牌位,哪里能让外人进去放肆!
他连忙起身往外走:“备马,回府!”
微生家宅邸,祠堂门前。
微生如虹一身浅粉衣裙,站在石阶之上,望着宋明朗及其身后一众虎视眈眈的家丁。
她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唯有紧握在袖中的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而在她的面前,是七八名微生家的家丁,脸上都带着伤痕。
“宋伯伯。”她声音清越,带着不容侵犯的坚决:“此乃我微生家祠堂重地,供奉历代先祖英灵,外人不得擅入。还请宋伯伯带人退出去。”
宋明朗负手而立,皮笑肉不笑:“贤侄女此言差矣。听闻贵府祠堂供奉着了不得之物。我这一时好奇,特来瞻仰,难道微生家如此小气,连看都不让看吗?”
微生如虹心中一沉,不知道宋明朗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昨日父亲刚和自己说完老祖宗的事,今日宋家就打上门来,她目光不着痕迹的往周围看了眼。
“祠堂乃清净之地,不容喧哗。宋伯伯若执意要闯,便是视我微生家如无物,侄女虽力薄,也断不能容人惊扰先祖安眠!”
她站在祠堂门口,寸步不让。
宋明朗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倒是没想到,微生家出了你这么个女娃娃。”
他转而开口道:“我儿文渊长你两岁,文韬武略,相貌也不差。不知贤侄女可愿入我宋家,为我宋家妇?”
微生砚虽然是青阳县令,但宋明朗一向看不起他,连带着也看不起微生家所有人。
他的儿子宋文渊,已年满十八,但宋明朗觉得青阳县这个地方的所有女子都配不上他的儿子,故而耽误到了现在。
眼下还是头一次在明面上,表明看中了哪家的女子。
微生如虹微微屈膝:“多谢宋伯伯好意,只是侄女早已订下亲事,怕是要让宋伯伯失望了。”
宋明朗也不意外,只是意味不明地开口:“你是说怀宁县的伍家?”
说完似是在提醒:“贤侄女,这只要没成亲,一切皆有可能呢。”
“宋明朗!”一声饱含怒气的低喝传来。
微生砚疾步而来,官袍的下摆因快步行走而微微扬起,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愤怒。
而他的身后,则跟着六名腰佩长刀的衙役。
微生砚径直走到女儿身前,将她护在身后。
他目光如炬,直射向宋明朗:“光天化日,强闯朝廷命官府邸,直冲祠堂重地,宋明朗,你这是要视王法于无物吗?”
面对他的质问,宋明朗非但不惧,反而慢悠悠地捋了捋短须,脸上挂起一丝讥讽的笑容。
“王法?县令大人,宋某此来,正是为了维护王法的尊严。”他声音拔高,确保周围所有人都能听见。
“我听人说,你微生家自称是仙人后裔,祠堂里还供奉着仙人牌位,且有信物为证,此事可为真?”
他目光扫过周围竖着耳朵的家丁和衙役,最终定格在微生砚那张古板严肃的脸上。
片刻后,他一字一句,如同敲打在心鼓上:“微生砚,你我可都是读圣贤书、明世间理的人。这世上哪有仙人?你编造此等虚妄之言,若非愚昧自欺,便是……其心可诛!”
他踏前一步,气势逼人:“若此事为真,你微生家便是妖言惑众,藐视皇权——陛下乃真龙天子,受命于天,泽被万民。尔等竟敢妄称仙裔,试图凌驾于天子之上?若此事为假,那你便是欺世盗名,愚弄乡里,更不配这县令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