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两天的火车和两天招待所,终于可以住在像样一点的家里,也可能是这几天累着了,三人都睡得很熟。
次日一早,李宜难得地睡了个晚觉,起床的时候阳光已经通过窗户的间隙撒进房间了,昨天还没来得及买窗帘,昨晚还是拿圆圆的小床单临时充当的。
李宜见圆圆还在睡,也没有叫醒她,起床去厕所简单洗漱后,准备去厨房煮点东西吃,一进去就看到了炉子上还温着小米粥和一碟切好的咸菜,粥已经有点稠了,一看就是周承安上班前做好的。
等她们吃完早餐出门坐车到前天去的采购市场时已经中午了,李宜先去找了个卖窗帘的店,选了张碎花款的布料,把提前量好的尺寸报给店主,交了定金,约好一个小时之后回来拿,又去专门卖厨具的店,选了一个蒸锅、三个大蒸笼,一个砂锅,付了钱之后让店主开了收据,暂时先放店里,待会走的时候一起来拿。
又去副食品店里买了30斤面粉、20斤大米、20斤玉米面、5斤豆油、15斤红豆、10斤粉丝、以及提味用的一小包味精、酵母粉、半斤白砂糖、一瓶酱油和一大包香料,讨价还价之后付了52块钱。
她准备先做点豆沙包、粉丝包、馒头和茶叶蛋,至于肉包,现在天气太热了,他们家又没有冰箱,早上起来在买来不及做,就先不做了。
李宜见到隔壁还有卖小油纸袋子的,还花了2块钱买了400个,用来装食物给顾客。
买完摆摊要准备的材料之后,李宜在市场门口以4块钱的价格叫了一辆三轮车,拉客的大爷看她们就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娃娃,估计也不会买多少东西就说定了价格,没想到这两个人买了整整一车的东西,车上的空间塞的满满当当,还是店老板帮忙搬上车的。
回到家属院时,李宜让圆圆自己在屋里待着,她和师傅先把东西都卸下来,放到保安室旁边,又塞了一把水果糖给保安大爷,让他帮忙看一下东西。
自己一点一点来回搬,搬到一半时,昨天打招呼的邻居红梅嫂子听到动静,打开门看是什么情况,看到她在搬东西,也热情地来帮忙,2人搬了两趟之后就搬完了。
李宜看着红梅嫂子满头的汗水,不好意思地说,“红梅嫂,多谢你的帮忙了,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倒杯水。”说完,就拿了空的杯子到厨房倒水。
“哎,好。”红梅嫂也不跟她客气,坐在了一边的凳子上用手掌扇风。
红梅嫂喝完李宜倒的水之后,好奇地指着地上的东西问:“你买这么东西是打算干啥啊,广城的天气热,放久了会坏的。”
李宜也不打算瞒着,做生意这种动静别人迟早会知道的,还不如直接说了,“我还要带孩子也不好找工作,打算做点包子拿出去卖,好歹也补贴点家用。”
红梅嫂虽然感到吃惊,但也理解,说:“这样也好,不过做买卖也辛苦,等你家小孩再长大一点就可以送去上学了,到时候再找个轻松一点的班上才好。”
李宜不置可否,这个年代摆摊赚的钱一点都不少,又转移了话题。
红梅嫂是本地的,是接了她婆婆的工作,在隔壁的卫生所负责开单据收钱。这个房子是她公公分到的,前两年老两口都去世了,这个房子现在是他们在住。红梅嫂的老公之前也是家具厂的,家具厂倒了之后,就跟着亲戚干工地了,工程忙起来的时候都是直接睡在工地的,刚好这两天在去隔壁市赶装修没在家。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儿子,在另外一个区读书,平时住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
红梅嫂今天休息,也是在家织毛衣听到隔壁声音很大,才出来看看的,也没坐多久就回家了,不耽误李宜收拾东西,临走前,李宜也塞了一把水果糖给她,红梅嫂也没多推脱就收下了。
圆圆看着妈妈给了一大把糖果给邻居阿姨,撇了撇嘴,很不开心地说:“妈妈,那是我的糖!”
李宜转身看着嘴翘的都可以挂油瓶的闺女,笑着伸出手挂了刮她的鼻子。
这几天她是发现了,可能是以前没什么机会吃糖,这小孩护食的很,其他还好点,一碰糖,她就看得紧。
“可是阿姨帮妈妈搬了很多东西呀,是妈妈错啦,以后妈妈再拿圆圆的糖提前跟你说好不好,可是这些糖不是圆圆一个人的呀,我和爸爸都可以吃是不是,圆圆晚上不是还要跟爸爸一起吃彩虹棒棒糖吗。”
圆圆也有些不好意思,掰着小手说:“好吧,以后妈妈随便拿,但是不要拿这么多哦。”
李宜伸出手跟她拉钩。
然后跟圆圆商量,帮忙一起整理今天的胜利品,她今晚可以多吃一颗糖。
圆圆马上扬起笑容,屁颠屁颠地从床上爬下来,使出吃奶的劲儿拖着地上的袋子往杂物间走。
今天早上吃的晚,采购回来也才下午三点,圆圆收拾完东西之后就开始犯困了,自己抱着小被子爬上床睡觉了,今天早上吃早餐吃的晚,李宜也没感觉饿,就没做饭吃,等周承安下班回来再一起吃。
趁着现在时间还早,李宜从袋子里拿出了10斤红豆用一个大的不锈钢盘里放水泡着,做豆沙最少要提前用水泡够8个小时。
做好之后保存好可以放上一个月,一次多做点,就不用每天都熬馅了,做豆沙馅的办法还是她上辈子在茶楼后厨帮忙学来的,红豆泡过水之后小火再煮上一个小时,把红豆都煮软烂,再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全程小火,不断的翻炒,把水分炒干一点口感最好。
把豆子拿出来泡好之后,想起还没买鸡蛋,刚刚在市场没买,怕买了回来不好拿,容易弄烂,就想着回来之后再买。懒得叫醒圆圆了。
圆圆之前在老家也习惯了她经常要去地里干活,她睡觉醒来不见人不会哭闹,也不会乱跑,就自己爬起来玩玩具,等她回家,所以她也不担心,锁好门窗之后就出门了,房间的锁也是周承安昨天下班回来买新的自己捣鼓换上的。
李宜去了昨天卖鸡蛋的地方,果然又见到昨天卖鸡蛋的村民,上前问:“阿婆,你这还有多少鸡蛋,我想多买点。”
“我这还有50多个,你要是多要点,我给你算便宜点。”
李宜想了想昨天晚上试过了,这位阿婆的鸡蛋质量还是不错的,个头又大,又算了算自己要做的量,说:“阿婆,我全要了,你给我算一毛八分钱一个呗,以后你还有鸡蛋的话我还要。”
“靓妹,你以后真的还要鸡蛋?我们村还有很多人家里存了鸡蛋,你要是要的话,我帮你收一批,多的话就按你说的,一毛八一个。”阿婆拿开框子上的布,拿出鸡蛋给李宜看,“我给你保证质量,肯定不比我的差。”
她家养了不少鸡,鸡蛋也吃不过来,都攒起来,隔段时间就拿过来买一次,换点钱买东西。村里养鸡的还不少人家呢,有些人懒得拿过来买,等着收鸡蛋的人来收,他们收一毛六分钱一个,她要是帮忙收的话,还可以从中赚点辛苦费。
“阿婆,您要是可以帮我收就太好了,您这土鸡蛋可比市场买的还要好呢,您今天这五十多个我全要了,这样吧,我明天下午也是这个点来这找您,到时再告诉你我要多少行不。”
阿婆爽快地答应了,叫李宜以后喊她金婆婆,把一筐鸡蛋用塑料袋子装好,按五十个算,一共9块钱,剩下还有4个就当时送了。能有人便宜点全收了也好过她在这守着卖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卖完。
金婆婆拎起装鸡蛋的篮子,正准备回家去,还不忘回头提醒李宜后天记得来找她。
李宜笑着答应了,又一眼看见她手上的2个竹篮,这个大小正适合她装面包去卖,开口道:“金婆婆,你手上的竹篮子卖不卖啊?”
金婆婆“啊”了一声,见李宜不像说假的样子,把篮子递给她,不以为意地说,“你要就拿去咯,这东西不值钱,我家还有呢。”
李宜不肯白收她的东西,又塞了一块钱给她才把鸡蛋重新放回篮子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