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第2章

省赛决赛前三天,数学系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人。张教授的《数学建模进阶》选修课名单贴在最显眼的位置,林默的名字和苏芮的名字挨在一起,像两道相交的坐标轴。

“张教授居然真的收了你俩,”赵妍抱着刚打印好的决赛流程表,语气里满是惊讶,“他上学期说,‘这辈子只带能把兵法讲成公式的学生’,看来你们做到了。”

苏芮的耳尖有点红,指尖在名单上划过自己的名字,又悄悄挪到林默的名字旁,像在确认两个名字的间距。“下周第一次课,要带模型的实物演示,”她轻声说,“我做了个星宿模型,你……要不要看看?”

林默刚点头,就被王超拽着往训练室跑:“别腻歪了!‘星辰战队’的教练来了,正在看我们练招呢!”

训练室的角落里,站着个穿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头发半白,正盯着屏幕上的回放,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节奏和林默插眼的频率惊人地一致。是老杨。

“林默?”老杨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像在审视一道复杂的证明题,“三年没见,你的辅助还是带着股‘算尽天机’的劲儿。”

林默的后背绷紧了。高中全国赛被淘汰那天,老杨也是这么说的,只是当时的语气里带着惋惜:“太想赢,反而算漏了人心。”

“星子在隔壁机房,”老杨指了指门,“她说想跟你打场自定义,不用当真,就当……叙叙旧。”

隔壁机房里,穿白T恤的女生正坐在电脑前,扎着高马尾,侧脸的线条很利落,正是“星子”。她的屏幕上放着本摊开的笔记本,上面画着中单法师的技能范围图,旁边标着角度和距离,像苏芮的数学笔记。

“好久不见,‘默’。”星子的声音很清,带着点笑意,“当年借你的战术板,还没还呢。”

林默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高三全国赛的后台,她抱着战术板蹲在地上看了半小时,说“你的三角插眼法,像极了我哥教的几何证明”。原来她是队长的表妹。

自定义对局打得很轻松。星子的中单法师走位刁钻,技能释放的角度总卡在林默辅助的视野盲区,像在解一道“极限逼近”的题。“你进步了,”她在语音里说,“不再只算步数,开始算人心了。”

林默没接话,操控辅助往河道插了个眼。三个眼位连成的三角形,刚好把星子可能绕后的路线圈在里面,像道无解的不等式。

中场休息时,星子突然说:“我哥说,当年决赛你不是失误,是故意替他挡技能。”

林默的指尖顿在键盘上。这件事他从没跟人说过——高三决赛最后一波团战,队长的血条只剩丝血,对方的技能已经锁定,他只能用自己的辅助去挡,对外只说是“操作失误”。

“他愧疚了三年,”星子的声音低了些,“总说如果不是他,你现在应该在职业赛场。”

“都过去了。”林默退出游戏,“下周的决赛,好好打。”

离开机房时,夕阳正穿过走廊的窗户,把影子拉得很长。苏芮站在训练室门口,手里提着个纸袋子,里面是用银杏叶包着的书签,每片叶子上都写着个数学公式。

“给你的,”她把袋子递过来,“张教授说,选修课要分组做项目,我们……一组?”

林默接过书签,一片叶子上写着“sin²x + cos²x = 1”,旁边画着个辅助和法师并肩的简笔画,像在说“互补的两个角色,加起来才是完整的1”。

“好。”他说。

训练室里,陈默正和赵磊研究决赛战术,王超在给刘涛讲“补刀的数学期望”,王奔举着李然画的“背水阵”图在比划,李宇杰则在给大家泡咖啡,像个尽职的后勤。老杨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只留下本《博弈论》在桌上,扉页上写着“算尽天机,不如顺势而为”。

林默把苏芮给的书签夹进战术本,正好在“三角插眼法”那页。银杏叶的纹路和眼位分布图重叠在一起,像自然与逻辑的和解。他忽然觉得,苏芮就像这片银杏叶——不刺眼,却总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恰到好处的光亮。

晚上的晚自习,林默坐在老位置,苏芮的《天文历法史》还放在对面,扉页上有她新写的一行字:“星宿的位置会变,但坐标永远存在。”

他翻开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两个坐标点,一个标着“公式”,一个标着“键盘”,两点之间画着条平滑的曲线,像条温柔的河。

窗外的星星又亮了起来,猎户座的腰带三星依旧清晰。林默想起苏芮说的“星星像眼位”,忽然明白,有些坐标是天生的——比如他对数学的敏感,对电竞的直觉;而有些坐标是后来相遇的,比如苏芮,比如身边的这群人。

这些坐标连在一起,构成了他的人生地图。而他要做的,就是沿着这些坐标,一步步往前走,不管是走向赛场,还是走向考场,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下课铃响时,苏芮的座位空了,只留下半块没吃完的曲奇,放在《数学分析》的封面上,像个未完待续的约定。林默把曲奇放进嘴里,黄油的香气混着银杏叶的清苦,像极了此刻的心情——有点甜,有点涩,却格外真实。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