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第3章

等在殿外的郑顺意束起耳朵偷听,虽然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他能听到里面的动静。

方才中书令进去时,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陛下已经勃然大怒,砸东西、骂人,还要打中书令板子。

但此时,里面安安静静的,看来陛下并没有发怒。

殿内的李尧安,手指头在桌上的奏折敲打着,似在思索着温姝玉的话,恐怕,这些事又是她那个梦里发生的事情。

仅凭一个“梦”,就派人去赈灾,实在太过草率。

前几日的灾情已经依了她的意思去办,虽不知事情是真是假。如今她又言辞凿凿说此事是真,李尧安心里仍有五分疑虑。

如果是旁人,李尧安早就将开口的人拖下去斩了,那中书令不就是如此。如果温姝玉晚来半步,恐怕中书令早就吃了板子后,就被送进大牢了。

可,她是他的母亲,是温姝玉啊。

思及此,李尧安终于松口,她大手一挥。

“着人去办吧……”他的目光在桌上几份奏折里寻找着什么,半晌后才说,“就让柳大壮去。”

三月前的赈灾就是柳大壮办的。

他是正三品的上轻车都尉将军,由他带着粮草和赈灾银去雍州,其实理所当然,但——

“不行,柳大壮不行。”

温姝玉也不想总是反驳李尧安。

毕竟他是一国之君,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他的决定,先不说他会不会心生厌恶与抵触,若是当着别人的面提了又提,他的君王威严总归是会丢失的。

但温姝玉不能不说。

“三月前,发往雍州的赈灾银足足有十万两。柳大壮一个人就贪了七万两,剩下的三万,雍州州官贪了两万五千两。”

所以当时,送到灾民手中的赈灾银,仅有五千两,别说重建家园了,就是喝个粥都不够喝几天的。

可以想见,如果这一次还是柳大壮带着十万赈灾银去雍州,那雍州这个州城恐怕就要灭亡了。

李尧安震惊地站起身子,不敢置信地问道:“柳大壮!?他竟敢干这样的事情!!!”

说着,他手里那根制作精美、工艺罕见的青玉龙纹管珐琅斗笔,被李尧安一用力,瞬间折成了两半。

“狗东西!吃我大燕国的军饷,还敢把主意打到百姓和赈灾银的头上去!”

“杀!给我立即将他斩首!!!”

饶是痛骂仍不解气,李尧安愤怒地将桌上的奏折扫落在地,还有花瓶、桌上的新砚台等等。

李尧安也不管母亲这梦到底是真是假,这样的人他恨不得立刻杀之!

狂怒的声音传到了殿外。

郑顺意听到皇帝的怒喝,还有“斩首”二字。

忍不住缩了缩身体,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都没想到,竟然连温姝玉都劝不住皇上。可怜这中书令大人,三朝元老,一腔忠诚,却要被斩首。

殿内,温姝玉上前抽走了李尧安手里那根断掉的毛笔,断开的部分是参差不齐的木刺,有几根扎进了李尧安的掌心,木刺上还带着血迹。

“别生气,安安。”

温姝玉一边劝着,一边想,得让御医给李尧安开点药,压一压他的火气才好,不然总这样怒火攻心,身体迟早要垮。

“没有证据,斩不得。你先别生气,也别斩人。当务之急,是先让人将雍州赈灾物资押送过去,解了雍州的燃眉之急要紧。柳大壮的账你全交给大理寺调查,咱们再一点点慢慢跟他算。”

温姝玉的声音很轻,但李尧安这两日在她口中知道,自己信任的赵辛范、柳大壮,都是这样的贪官,眼睛通红,半天都没缓过来。

“别担心,有我在。”

温姝玉把他的手摊开,拔掉手掌心的几根木刺,又用手帕擦干净血迹。

“安安,你要理智。”

这样的声音,在两人受欺负那几年,李尧安经常听到。

李尧安心想,在自己十岁以前,就算温姝玉不受宠,他也从未觉得深宫难熬,反而每天乐呵呵的,就是因为,有温姝玉在。

他深吸一口气,将胸腔里即将迸发的怒火都压了回去,他的声音由重变轻:“那母亲您说,派谁去赈灾。”

“萧以宗。”

听到这三个字。原本表情缓和了些的李尧安,此时又抿着嘴,明显不高兴了。

“又是他。你就这么信任他?”

“他有勇有谋,对陛下和燕国都无二心,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两人四目相对,李尧安先败下阵来。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说道:“那便,将他放了,让他去吧。”

金銮殿大门被人从里面拉开,耳朵正趴在门上的郑顺意差点摔倒。

这会儿狼狈地收住脚后,扶了扶帽子,有点尴尬地喊了一声:“温大人。”

他悄悄瞧着温大人的脸色,不像是被陛下指责过的样子。

陛下也并没有喊他进去将温大人打入大牢,这会儿,也不知道温大人有何指教。

温姝玉的目光落在殿外的中书令身上。此时是夏季,地面越来越热,他跪在日光下,整个人昏昏欲坠。

“将中书令大人送回府好生歇着,然后烦请公公将萧以宗将军放出来,并传陛下口谕,让萧将军带兵带粮去雍州赈灾。”

啊……?

郑顺意一下没反应过来。

此事,竟有了转机?那陛下方才的愤怒又是为何?

他正懵着,偷偷瞧了一眼殿内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皇帝的四周散落着奏折、花瓶碎片,可见他方才听到的动静不是假的,那这口谕……

郑顺意几番犹豫,里面的李尧安抬起头来,目光不悦地看了郑顺意一眼,不耐烦道:“都说永州的事情耽误不得了,你还磨磨蹭蹭的,还不快去传旨放人!”

郑顺意立刻道:“是!陛下!”

等温姝玉重回殿内,郑顺意搀着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中书令,将他扶到椅子上。

又唤来自己的徒弟小德子。

小德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边用沾了水的毛巾在中书令大人脑门上擦拭着,给他降降暑气。

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郑顺意,“师傅,陛下是不是又发怒了?这次,谁又遭殃了?中书令大人不会要被砍了吧?”

小德子刚刚也听到了陛下在殿里发怒的声音。

没想到郑顺意却摇了摇头,“陛下有旨,你去将那萧以宗——”

小德子听到这名字,心道这萧以宗果然人头是保不住的,甭管是哪位大罗神仙来了,午后斩首就算被暂时打断,迟早也得补上。

郑顺意接着说,“放了。然后让他即刻启程,带着赈灾粮草去往雍州。稍后,陛下会拟个圣旨让他带着,以便他在雍州行事。”

小德子愣住了,“啊?师傅你是不是叫错人了,是……罪臣萧以宗?要……放了?”

“什么罪臣!”郑顺意用拂尘敲了敲自己徒弟的脑门,“是萧大将军!”

此人既然能带兵前往雍州赈灾,那必然已是无罪,那便是官复原职。

小德子自然也明白了,但依然摸了摸头,“啊……?陛下怎么……怎么……忽然不砍人要放人了?中书令大人也不砍了!?”

这还是他记忆里那位一不顺心就发怒要砍人的皇帝吗!?

郑顺意踹了小太监一脚,“圣意也是你能揣测的!?快去放人!”

“啊?啊!好!”

说罢,小德子抬腿就往天字牢房跑去。

他站在门口,擦了擦自己额角的汗珠。

心说不怪小德子如此失言,就连他都没想到,温大人在陛下心目中的位置如此重要。

萧以宗一事,众位大臣连日上奏,是劝了又劝,都说萧以宗斩不得。可陛下从头到尾不为所动,甚至还打了几个劝得最为起劲的大臣板子,杀鸡儆猴,让其余大臣不敢再劝。

可这女子,轻飘飘几句话,陛下居然改了主意,旧账一笔勾销,还付以赈灾如此重的差事……

瘫坐在椅子上的中书令悠然转醒,问道:“公公,陛下可消气了?”

郑顺意点点头,“大人守得云开见月明,陛下已经派人去雍州了。”

中书令大人释然地松了口气,“多谢公公……”

说罢,又晕了过去。

郑顺意心想,这事,该谢的人还真不是他。而是,温尚书大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