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金圆圆是吧,我姓陈,抗战那会就到应家做工了,负责应家几口大大小小的家务事,你以后和厨房的小朱一起喊我陈妈就行。放心,应家不是规矩多的,只要性子正勤快,不会亏待你。”
陈妈,也就是刚才在门口送走秦报国的严肃老太太,打量着背老母鸡扛大白菜的金圆圆,点点头,一边介绍一边领着人往院子里走。
金圆圆还在琢磨秦报国被“请离”那遗憾又尴尬的表情呢,毕竟秦报国临时承认擅自更换了人选,肯定是不得主家喜欢的。
即使秦报国是这家主人的老战友也没用,坏了约定,连屋子都不让进就被老管家“轰”走了。
所幸她没被殃及池鱼,被陈妈留了下来。
金圆圆寻思着,这应家,规矩不多可能是真的,但不守规矩下场会很惨,也是不难预见的。
“好的陈妈,我一定勤快做工。”
金圆圆中气十足的保证让陈妈满意几分,眉头松散一些,叮嘱道:
“这屋现在就住着应老司令员,应老司令员的大儿子应团长,和正在上中学和小学的二儿子小儿子,一家四口都是老爷们不难伺候,平时你负责打扫卫生洗衣服收拾家务就行,三餐都是小朱来做。”
走进小院,视野边缘用砖石木栅栏合围,铁架上晾晒着各色男人的衣衫裤衩。
花圃角落不仅有桃树石榴海棠等花木,也种着茄子辣椒和各类瓜菜,姜蒜葱也不少,炒菜几乎能自给自足。
穿过小院,掀开苎麻编织的门帘进屋,一眼望去室内宽敞明亮,大概100平出头,坐北朝南采光合适通风透气。
堂屋也就是客厅连接书房和卧室,坐北朝南,地面也不是常见的水泥红砖,而是油光水滑的实木,天花板也是石膏吊顶,仔细看能瞧出阁楼构造。
而金圆圆就被陈妈顺着楼梯带到二楼,她的房间就在阁楼旁的一间储物室,推开门只有一张临窗的木板床,像是衣柜,桌子,镜子之类一概没有。
要不是屋内提前打扫了算是干净整洁,床上也铺了床单被子,金圆圆真不知道自己今晚能不能睡得着。
然而,陈妈下一句就把金圆圆注意力拉回来。
“老秦之前应该和你交代了,我们这包吃包住,一月休三天,工资一号发,你是25块钱,过年过节应家会送米面粮食的福利。注意不要乱进一楼的房间,具体家务怎么做我会通知你和小朱。”
金圆圆是知道这年代的物价的,猪肉一斤7毛,白面一斤1毛6,大米一斤1毛3,鸡蛋一个3分,县城市民每月人均副食品支出6.88元,粮食支出为4.3元,其他零碎下饭馆买小吃差不多花0.54元。
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在这个年代的县城生活,除去住房,每月有12元就能存活下去。
在应家当保姆包吃包住,工资还能有25块,金圆圆都不敢相信还有这等好事。
秦报国为了把金家的丑事按下去不闹大,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他家闺女不知道现在怎么哭闹呢,这本来该是她的活儿。
金圆圆自然是满心欢喜感谢道:
“谢谢陈妈教我,我在应家一定认真做工!”
陈妈嘴角微微一动,眉眼没什么表情地看着金圆圆道:
“你不用谢我,等会小朱就送饭回来了,她会教你其他的,我还要出去一趟,下午才能回来。”
金圆圆点头说好,迅速放下行李,下楼一路送陈大妈出了门。
大门一关,金圆圆长舒一口气。
“真是撞大运!在应家干个几年,全款三套房不是梦,到时候收租都够我躺平了,这才是光明的未来啊,不比在实验室被导师卡论文当苦力好?”
金圆圆回到楼上,她也没带什么行李,就一套换洗衣服和偷攒的5毛散钱。
除此之外就是临走前薅的老母鸡,烂白菜和香椿芽。
这些菜暂时是不能吃进金圆圆嘴里。她也没想要自己吃,而是决定找个鸽子市给卖了。
毕竟她身上才5毛钱,还没一张票证,要是有什么急事或者是生病了,总不能贸然求刚认识的应家替她出钱。
至于青牛沟老金一家,不反过来趴她身上敲骨吸髓就不错了,不能指望。
把鸡屁股下的黄绿污秽擦掉,金圆圆用麻袋给老母鸡做了个“纸尿裤”,尖尖的喙也用草绳绑了个结实,防止其乱拉乱叫。
蔫黄的烂白菜也被剥掉坏叶,和香椿叶一起摊窗下阴凉地散热去水汽。
这时房间门外被敲响,咚咚哐哐劲还挺大。
金圆圆顶着一脑门汗赶紧去给人开门。
朱小蓓瞧着门后这面黄肌瘦,头发稀疏的乡下丫头,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其衣着鞋袜,牙齿指甲缝,脸上漾出一个娇俏的笑来。
“你是新来的保姆吧?我是厨房的朱小蓓,陈妈应该和你介绍过了吧?”
金圆圆虽然感觉眼前的气质“劲劲”的大美妞眼神有些鬼祟,但人家声音还真是和黄鹂鸟似的特别动听,态度大方热情,便也笑应道:
“朱小蓓同志你好,我就是新来的保姆,陈妈让我多跟你学习,还得麻烦你多教教我。”
朱小蓓闻言眉眼一动,心下嘀咕这泥腿子竟然说得一口比自己还标准的京片子,言语也不卑不亢的,怕不是哪个军官乡下的闺女。
“叫什么同志,我瞧着你年纪应该比我大,你喊我小蓓就行,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陈妈她比较凶,凑过去问东问西小心被臭骂一顿呐!”
金圆圆听了只是笑,也不搭她的白,跟在其后面下了楼。
朱小蓓带着金圆圆去了屋外的厨房。
厨房是半开放式的,掀开布帘,就能看见红砖砌成的长灶台,上面是俩圆形灶口,下边是可以添柴的灶膛,顶端带着通向外墙的烟囱。
灶台上方还挂着硬木吊柜,地面铺了水泥。墙角还有水龙头池子,挨着一道储存粮食煤球的小门。
朱小蓓笑眯眯地推开小门,给金圆圆介绍里边的粮食储备——一袋玉米面,一袋红薯面,半袋豆面,小半袋白面。除此之外还在角落堆了不少土豆,红薯,萝卜,还有半颗红瓤南瓜。
金圆圆来到这个时代后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脸色如朱小蓓所愿显露些吃惊。
朱小蓓难掩得意道:“如今家家户户都难,但咱们在应家做工还是三餐管饱的,你看,那梁上还悬着松枝熏的腊肉呢!”
金圆圆就这样看着朱小蓓熟练地用衣撑子勾下半空中悬着的竹篮,用菜刀割下一点黄润润的腊肉油脂,直接放进了嘴里细细品尝,脸上享受无比。
也许是金圆圆的视线过于灼热,朱小蓓转头对金圆圆道:
“我这就是试试味道,要是肉坏了给人吃出病陈妈不得罚死我!”
金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