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引人入胜的悬疑灵异小说,民国秘陵奇案,正在等待着你的发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作者喜欢玉笛的黎昕的精湛文笔和细腻描绘,更是为这本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热血沸腾。快来加入这场阅读盛宴,195607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
民国秘陵奇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还差最后一个节点!” 苏曼卿举着反光镜,额头渗出细汗。她按照陈砚秋的指示,调整镜面角度,让夜明珠的光芒经多次反射,终于落在石壁中央的 “和” 字纹路上。只听 “嗡” 的一声轻响,石壁缓缓向两侧滑动,露出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密室。
密室中央的石台上,静静躺着一个通体剔透的水晶盒,盒内盛放着一卷泛黄的丝帛,丝帛上用朱砂绘制着一幅完整的 “玄虚山河图”—— 图中不仅标注了玄虚宗所有遗迹的位置,还详细记载了玄虚宗与古代西域、中亚乃至欧洲文明交流的路线,甚至画有当时的贸易商品与技术交流场景。
“这是……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活化石!” 约翰教授激动地凑上前,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丝帛上的文字,竟然同时包含了先秦篆体、古波斯文和古希腊文!这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与西方有了深度文化交流!”
陈砚秋小心翼翼地拿起水晶盒,发现盒底刻着一行小字:“玄虚之秘,在和不在争,在守不在夺。” 他心中感慨,玄虚宗创始人早已预见后世会有人觊觎这些秘密,特意留下警示,提醒后人守护文明而非争夺利益。
就在众人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宗祠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老赵脸色凝重地跑进来:“不好了!环球考古协会的人突然发难,把我们的人都控制住了!他们说要‘接管’宗祠文物,还说这些文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应该由他们带回欧洲研究!”
“什么?” 陈砚秋猛地转身,手中的水晶盒攥得更紧,“我就知道他们没安好心!所谓的‘合作’,根本就是幌子!”
众人立刻冲出主宗祠,只见空地上,环球考古协会的人正用枪指着考古队队员和保安团士兵,为首的蓝眼男人 —— 之前自称 “协会研究员” 的汤姆,正拿着一份文件,大声宣读:“根据《万国考古公约》,具有重大国际价值的文物,应由具备先进保护技术的国家暂存研究。中国目前的技术条件不足以保护这些文物,所以我们决定将玄虚宗文物带回英国大英博物馆,待研究完成后再归还!”
“一派胡言!” 周所长大怒,“《万国考古公约》明确规定,文物的归属权属于发现国!你们这是赤裸裸的文物掠夺!”
汤姆冷笑一声,将文件扔在地上:“公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公约不过是废纸一张!你们最好识相点,乖乖交出文物,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他身后的队员纷纷举起枪,对准了陈砚秋等人。
阿吉悄悄摸向腰间的弯刀,却被汤姆的手下发现:“别动!再动就开枪了!”
陈砚秋环视四周,发现环球考古协会的人大约有二十个,都配备了先进的半自动步枪,而他们这边,除了保安团有几把老旧的步枪,其他人手里只有匕首和弯刀,硬拼显然不占优势。
“汤姆先生,” 陈砚秋缓缓开口,试图拖延时间,“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需要专业的技术,但更需要对文化的尊重。这些文物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是玄虚宗‘天地人和’思想的载体,只有在中国,才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研究价值。你们强行带走文物,不仅违背了考古精神,更会引发国际社会的谴责。”
汤姆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少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我只知道,这些文物在我们手里,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我最后问一遍,交不交?”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汤姆脸色一变,以为是中国军队赶来支援,连忙下令:“快!把文物装上车,我们走!”
然而,驶来的并非中国军队,而是三辆挂着美国国旗的卡车,从车上下来一群穿着军装的美国人,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上校,他走到汤姆面前,掏出一份文件:“汤姆先生,我是美国驻中国陆军情报处的威尔逊上校。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们所谓的‘环球考古协会’,实际上是英国军情六处的掩护机构,目的是掠夺中国文物,获取玄虚宗的机关术技术,用于军事研发。现在,我们怀疑你们从事间谍活动,请跟我们走一趟!”
汤姆脸色瞬间惨白,他没想到美国会突然介入,还揭穿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试图反抗,却被威尔逊的手下制服。“你们不能抓我!我是英国公民,你们没有权利!”
威尔逊冷笑一声:“在华从事非法间谍活动,任何国家的公民都要接受调查。带走!”
看着汤姆等人被押上卡车,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陈砚秋疑惑地看向威尔逊:“威尔逊上校,你们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威尔逊笑着解释:“我们早就注意到英国军情六处对中国文物的觊觎,一直在暗中监视他们的行动。这次接到线报,知道他们会在王莽岭动手,所以特地赶来。当然,我们也希望能与中国在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方面展开合作,比如共享玄虚宗机关术的研究成果,用于防御性军事技术的研发。”
陈砚秋心中警惕,他知道美国的 “合作” 必然带有目的性,但目前来看,美国的介入确实帮他们化解了危机。“威尔逊上校,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的合作我们欢迎,但涉及军事技术,需要经过中国政府的批准。而且,玄虚宗的机关术主要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我们不希望它被用于军事领域。”
威尔逊点了点头:“我理解。具体的合作细节,我们会与中国政府协商。现在,这里的事情已经解决,我们也该离开了。”
美国军队离开后,空地上终于恢复了平静。考古队队员和保安团士兵都围了过来,看着陈砚秋手中的水晶盒,眼中满是激动。
“太好了!文物保住了!” 苏曼卿兴奋地说,“没想到英国军情六处竟然打着考古的幌子,想要掠夺我们的文物,还想把机关术用于军事,真是太可恶了!”
周所长感慨道:“这次多亏了美国的介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这也提醒我们,玄虚宗的秘密不仅吸引了国内的盗墓组织,还引起了外国势力的觊觎,我们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会更加艰难。”
陈砚秋点头认同:“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将宗祠内的文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同时加强对玄虚宗其他遗迹的保护。另外,玄虚山河图上标注的遗迹,我们也要尽快派人去考察,防止被其他势力抢先。”
接下来的一周,考古队在当地政府和军队的协助下,将玄虚宗宗祠内的文物全部安全转移到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专门开辟了 “玄虚宗文化展厅”,对文物进行恒温恒湿保护,并安排了 24 小时安保巡逻。
在文物整理过程中,陈砚秋发现《玄虚机关术》中记载了一种 “地动预警装置”,这种装置通过监测地下岩层的微小震动,能提前预测地震,比当时国际上使用的地震仪更加灵敏。他立刻将这一发现告知周所长,并建议与中国地质学家合作,将这种古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结合,研发更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
周所长非常支持这个建议,很快就联系了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李四光先生在看到《玄虚机关术》的记载后,非常激动,立刻带领团队前往山西博物院,与陈砚秋等人展开合作研究。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成功复原了玄虚宗的地动预警装置,并结合现代地质学理论,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地震预警仪。这台预警仪在随后的一次山西大同地震中,提前 15 分钟发出预警,挽救了大量生命和财产,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苏曼卿撰写的《玄虚宗与东西方文明交流》系列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她在报道中详细介绍了玄虚山河图上记载的文明交流路线,以及玄虚宗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用大量的实物证据证明,中国古代文明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世界文明有着密切的交流与互动。
这篇报道不仅纠正了当时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偏见,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国际知名博物馆纷纷向中国提出合作申请,希望能举办玄虚宗文物特展,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
老赵和阿吉则留在了王莽岭,负责玄虚宗宗祠的保护工作。他们按照陈砚秋的建议,在宗祠周围搭建了永久性的保护站,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防盗设备,并组建了一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 “文物保护队”,对宗祠进行日常巡逻和维护。
阿吉还将西域的防沙技术与中原的古建筑修复技术结合,对宗祠的岩壁和墓室进行了加固,防止风化和渗水对文物造成破坏。他经常给当地村民讲解玄虚宗的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
陈砚秋则继续深入研究玄虚宗的典籍,他发现《玄虚天文志》中记载的天文观测数据,比西方同期的观测数据更加精确,甚至准确预测了几次日食和月食的时间。这些数据对现代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册,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天文学期刊上,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轰动。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陈砚秋收到一封来自日本的匿名信,信中附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日本人在玄虚山河图标注的 “东海秘岛” 上进行挖掘,信中写道:“玄虚宗的秘密,不该只属于中国。大日本帝国将继承玄虚宗的智慧,建立东亚新秩序。”
陈砚秋拿着信,脸色凝重。他知道,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早已显露,他们觊觎玄虚宗的秘密,很可能是想利用玄虚宗的机关术技术,研发先进的武器,用于侵略战争。
他立刻将信的内容上报给中国政府,并召集苏曼卿、老赵、阿吉和周所长,召开紧急会议。
“东海秘岛位于中国东海的舟山群岛附近,根据玄虚山河图的记载,那里是玄虚宗的‘观星台’,藏着玄虚宗最精密的天文观测仪器和机关术装置。” 陈砚秋指着地图,“日本人现在在那里挖掘,显然是想得到这些仪器和装置,用于军事目的。我们必须尽快前往东海秘岛,阻止他们的行动!”
苏曼卿担忧地说:“日本现在在华势力很大,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他们有海军和陆军的保护,我们想要阻止他们,难度很大。而且,东海秘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力量。”
周所长也皱起眉头:“中国政府现在正忙于应对日本在华北的军事挑衅,恐怕很难抽出兵力支援我们。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许可以联系当地的抗日武装,一起前往东海秘岛。”
老赵握紧腰间的长刀:“无论有多难,我们都要去!不能让日本人把玄虚宗的秘密用于侵略战争,不能让他们伤害我们的同胞!”
阿吉也坚定地说:“我跟你们一起去!我熟悉海岛的环境,或许能帮上忙。”
陈砚秋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这次前往东海秘岛,必然充满了危险,但为了保护文物,为了阻止日本的侵略野心,他们别无选择。
“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 陈砚秋说道,“苏小姐,你负责联系上海的抗日爱国团体,筹集资金和武器;周所长,你负责整理玄虚山河图中关于东海秘岛的资料,为我们提供详细的地形和机关信息;老赵和阿吉,你们负责招募有经验的水手和战士,组建一支小型的行动队;我则前往南京,向中国政府申请必要的支持,比如船只和通讯设备。”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苏曼卿前往上海,凭借她在新闻界的影响力,很快就联系到了上海的抗日救国会和爱国企业家,筹集到了一笔充足的资金和一批武器弹药。
周所长则通宵达旦地整理资料,绘制出东海秘岛的详细地图,标注出可能存在的机关和危险区域,并根据玄虚宗典籍的记载,制定了应对机关的方案。
老赵和阿吉在舟山群岛招募了二十多名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渔民和曾在东北军服役的退伍士兵,这些人都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仇恨,愿意加入行动队,保护东海秘岛的文物。
陈砚秋则在南京见到了中国政府的相关官员,虽然政府无法提供直接的军事支援,但同意为他们提供一艘改装过的渔轮和几部无线电通讯设备,并承诺在必要时,会让附近的中国海军舰艇提供间接支援。
一周后,行动队在舟山群岛的一个小港口集结。陈砚秋看着队员们,他们虽然穿着朴素的衣服,手中的武器也参差不齐,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兄弟们,” 陈砚秋站在渔轮上,大声说道,“东海秘岛藏着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现在,日本人想要掠夺它,想要用它来侵略我们的国家,伤害我们的同胞。我们这次去,不仅是为了保护文物,更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民族尊严!我知道,前方充满了危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败日本人,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保卫国家!保护文物!” 队员们齐声呐喊,声音在海面上回荡。
渔轮缓缓驶出港口,朝着东海秘岛的方向驶去。海风吹拂着队员们的头发,海浪拍打着船身,像是在为他们送行。陈砚秋站在船头,望着远方的大海,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阻止日本人的阴谋,保护好玄虚宗的秘密,保护好中国的文化遗产。
东海秘岛的战斗,即将打响;新的冒险,又一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