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大明,无限忠诚林枫,大明,无限忠诚最新章节

大明,无限忠诚

作者:路边小猫咪

字数:96766字

2025-09-07 08:09:38 连载

简介

口碑超高的历史脑洞小说《大明,无限忠诚》,林枫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路边小猫咪”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96766字,本书连载。喜欢看历史脑洞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大明,无限忠诚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太庙密会后的几日,林枫一直待在乾清宫内,看似静养,实则通过李铭不断传来的纸条,密切关注着朝堂上关于帝师人选的纷争,以及孙传庭那边的动静。

徐光启这个名字被抛出后,果然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让本就激烈的争论更加炸裂。

支持者(主要是些不得志的实务派小官和徐光启的门生)慷慨陈词,言及陛下既有仁心关注民生,帝师当选通晓实务、能佐圣主治国平天下者,徐光启学贯中西,精于农政火器,正是不二人选。

反对者(王德化和刘一清两派为主)则嗤之以鼻,攻讦徐光启“不务正业”、“溺于奇技淫巧”、“结交洋人,有辱斯文”,甚至隐晦地暗示其学说“背离圣道,恐非社稷之福”。

双方引经据典,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在文华殿上演全武行。张太后被吵得不胜其烦,几次压下议题,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林枫稳坐钓鱼台,并不急于推动。他知道,火候还需要再熬一熬。他在等,等一个能打破平衡的契机。

这个契机,很快以另一种方式到来了。

经过系统训练、忠诚度锁定100且能力得到全方位强化的孙传庭,回到神机营后,仿佛脱胎换骨。

他依旧沉默寡言,但眼神变得更加锐利深邃,处理军务时变得更加果决高效,对于火器操练、军阵演化的理解更是突飞猛进,时常能提出一针见血、令手下老兵都叹服的建议。

他谨记林枫的吩咐,并未立刻与提督太监杜勋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暗中收集罪证”和“联络可信之人”上。

他利用副将的职权,以“整肃营务、核查军械”为名,开始详细盘查神机营的兵员名册、粮饷发放记录、军械库存账簿。杜勋及其党羽起初不以为意,甚至暗中嘲笑孙传庭是“瞎忙活”、“书呆子气”,认为他根本查不出什么,就算查到了,又能奈他们何?

但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孙传庭查账的手段极其老辣精准(系统灌输的初级管理学和政治学知识发挥了作用),总能从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账目中找出细微的破绽和矛盾之处。而且他行动极其隐秘,往往在深夜独自核对,或者只与一两个经过他初步考察、忠诚度较高的老部下悄悄进行。

同时,他利用操练间隙,有意无意地接触那些同样被杜勋一党排挤、心怀不满的中低层军官和老兵。经过系统强化后,他的人格魅力和洞察力大增,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唤起对方的共鸣,并给予看似不经意的、却极其关键的指点或帮助,迅速赢得了这部分人的敬重和信任。

一张针对杜勋及其党羽的暗网,在神机营内部悄然织就。

然而,杜勋能坐到这个位置,也并非全然无能。他很快察觉到孙传庭的“小动作”似乎有些过于活跃了,虽然暂时没抓到把柄,但一种不安感让他决定敲打一下这个“不开眼”的副将。

这日操练,杜勋亲自到场“观摩”。他故意鸡蛋里挑骨头,寻了个由头,当众斥责孙传庭带队操练“不合规矩”、“徒耗火药”,并罚没了该队官兵当日的饷银。

这是军中常用的羞辱和打压手段。若是以前的孙传庭,或许会忍气吞声,或许会据理力争然后被更严厉地打压。

但现在的孙传庭,只是面无表情地听完斥责,然后平静地行礼领罚,没有一句辩解。然而,在他低头的那一刻,眼中闪过的却不是屈辱,而是冰冷的、如同猎人看到猎物踩入陷阱般的寒光。

杜勋见他如此“顺从”,得意洋洋地离去,以为成功震慑了这个刺头。

他却不知道,他当众无理取闹、克扣军饷的行为,早已被孙传庭身后那些暗中投靠的军官和老兵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孙传庭的隐忍,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同情和愤慨。

当夜,孙传庭秘密书写了一份奏折。奏折中并未直接弹劾杜勋,而是以神机营副将的身份,忧心忡忡地向兵部(抄送司礼监和御前)汇报“营中火器老旧,堪用者十不足三;兵员空额严重,实操人数不足名册七成;粮饷发放时有延迟,恐影响军心士气”,并附上了部分他核查出的、经过巧妙处理、暂时隐去关键证据的数据。

这是一份看似例行公事、实则暗藏杀机的“诉苦”奏折。它精准地避开了直接指控,却将京营,特别是神机营的脓疮揭开了一角,并且将问题抛给了上级衙门——兵部和司礼监,你们管不管?不管,就是失职;管,就得来查,一查,杜勋的问题就藏不住了!

奏折通过正常渠道递了上去,如同石沉大海,似乎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兵部和司礼监显然都想捂盖子。

然而,这份奏折的副本,却通过赵铁柱的秘密渠道,很快摆在了林枫的案头。

“好!孙传庭果然没让朕失望!”林枫看完奏折,拍案叫好,“这份奏折写得恰到好处,进退有据,既点了火,又没引火烧身。李铭,将这份奏折的内容,‘巧妙’地让都察院的几位御史知道,特别是那个杨涟。”

“臣遵旨!”李铭心领神会。陛下这是要再次借清流之口,将京营的问题捅到明面上来!

果然,没过两天,就在朝堂上再次为帝师人选争论不休时,杨涟手持一份“民间听闻”(实则是李铭巧妙散布的消息),突然出列,厉声质询兵部尚书及司礼监掌印王德化:

“臣闻神机营武备废弛,空额严重,粮饷拖欠!京营乃天子亲军,护卫京畿重地,竟糜烂至此!兵部所司何事?内廷监管又何在?莫非真要等到虏骑叩关,才能惊醒诸位大人吗?!”

杨涟声音洪亮,言辞激烈,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兵部尚书吓得冷汗直冒,支支吾吾无法应对。

王德化也是脸色难看至极,他狠狠瞪了一眼站在武官队列末尾、眼观鼻鼻观心的杜勋,心中暗骂这个蠢货连手下都管不住!他不得不站出来辩解,声称“此乃谣传”、“京营一切正常”、“定是有人恶意中伤”。

但杨涟得理不饶人,咬住不放,要求派员彻查京营,以正视听。

清流官员纷纷附和,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张太后坐在珠帘之后,听着朝堂上的争吵,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京营糜烂,她并非一无所知,但被如此赤裸裸地捅到朝会上,还是让她感到颜面尽失,同时也对王德化的管理能力产生了更深的怀疑。 loyalty度再次微微下降。

就在这乱哄哄的关头,林枫觉得时机到了。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通过身边的小柱子示意),早已安排在殿上的一个小太监立刻尖声道:“肃静!陛下有旨!”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珠帘后的御座。

只听得一个略显稚嫩,却异常清晰平静的声音从帘后传出:

“京营之事,关乎社稷安危,不可不察。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杨御史忠君爱国,其心可嘉。母后,儿臣以为,或可遣一公允大臣,细细查访,若确有其事,则当严惩不贷,整顿营务;若系谣传,亦可还相关人等清白,以安人心。”

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继续说道:

“至于帝师之事,诸位先生皆为国之栋梁,学识渊博,朕心甚慰。然争论日久,终非善策。朕年幼无知,于学问一道,确感经义深奥,需名师引导。然近日偶览农书,方知民生之多艰。朕常思,为君者,除却通晓经史,是否亦需知稼穑之艰难,晓兵戈之利害?若能得一师,既明圣贤之道,又知经世之用,于朕而言,或为最佳?”

这番话,说得极其漂亮!

既回应了京营之事,主张调查,站在了“公正”和“社稷”的立场上,安抚了清流;又巧妙地再次强调了“经世致用”的重要性,将徐光启的优势点了出来,而且语气谦逊,完全是一副寻求真理的学子模样,让人无法反驳。

珠帘后的张太后闻言,眼睛微微一亮。皇帝这番话,合情合理,既顾全了大局,又再次流露了仁心和对实务的重视,让她这个做“母后”的,脸上也有光。比起下面那些只知道吵架的大臣,显得懂事多了。

她沉吟片刻,终于开口,一锤定音:

“皇帝所言甚是。京营之事,着兵部、都察院、司礼监会同查访,务必弄清原委,据实奏报!”

“至于帝师……”她目光扫过下面神色各异的群臣,“徐光启学问渊博,精通实务,着加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即日起,入乾清宫为皇帝讲学。周道登、钱谦益等,皆为国效力,日后亦当多为皇帝分忧。”

她采用了折中之策,任命徐光启为帝师,但同时也给了周道登和钱谦益虚衔,以示安抚平衡。

王德化和刘一清虽然心有不甘,但太后已经发话,皇帝也表达了倾向,且双方争斗不下,引入徐光启这个“第三者”似乎成了唯一能打破僵局的选择,只得悻悻然领旨。

朝会散去,几家欢喜几家愁。

林枫在乾清宫得到消息,嘴角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第一步,成了!

次日,徐光启奉诏入宫觐见。

林枫在偏殿单独接见了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癯、目光却清澈有神的老者,林枫心中肃然起敬。 loyalty度视野下,【徐光启,东阁大学士,帝师,忠诚度:70(感激,谨慎,期盼)】。70点的初始忠诚度,相当不错!

“老臣徐光启,叩见陛下!”徐光启的声音平和而沉稳。

“徐先生快快请起!”林枫亲自上前虚扶,态度十分恭敬,“日后学问上的事,还要多多仰仗先生教诲。”

“老臣才疏学浅,恐负陛下厚望。”徐光启谦逊道,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激动。他一生抱负难得施展,暮年竟能成为帝师,实在是意外之喜。

“先生过谦了。”林枫笑道,“朕对先生所著《农政全书》中提到的番薯、玉米等作物,甚感兴趣,对其能活民无数的说法,更是心向往之。不知先生可否为朕详细讲解一番?还有先生与泰西友人合译的《几何原本》,朕亦听闻其名,不知其中有何奥妙?”

他没有先问经史,而是直接问起徐光启最擅长的农学和西学,顿时让徐光启又惊又喜,感觉遇到了知音!

“陛下竟对这些感兴趣?”徐光启激动之下,也忘了许多顾忌,开始娓娓道来,从番薯的种植习性讲到几何的推理证明,深入浅出,听得林枫连连点头(他现代人的知识储备理解这些自然不难)。

君臣二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竟过了一个多时辰。

最后,林枫道:“朕欲在皇庄划出百亩田地,请先生主持,试种番薯、玉米等新作物,若果真丰产,便推广天下,先生以为如何?”

徐光启闻言,更是激动得老脸通红,起身深深一揖:“陛下圣明!此乃利国利民之千秋功业!老臣必竭尽所能!”

【徐光启忠诚度+5,当前75】。

送走兴奋不已的徐光启,林枫知道,自己不仅得到了一位帝师,更得到了一位能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实干家。

而就在徐光启开始为皇帝讲授第一堂“农学入门”课的同时,赵铁柱也带来了关于京营调查的最新消息。

“陛下,兵部、都察院、司礼监会查京营,杜勋那厮上下打点,试图蒙混过关。但孙传庭暗中将部分关键证据副本,通过杨涟御史的门生,递到了都察院手中!如今查账遇到了‘意外’阻力,进展缓慢,但杜勋贪墨军饷、倒卖军械的几条线索已经被抓住,杨涟等人紧咬不放!王德化似乎有意弃卒保车!”

林枫眼中寒光一闪。

杜勋的末日,快要到了。

而他的神机营,也该换换主人了。

他看向系统界面,训练场冷却图标,再次幽幽亮起。

这一次,该训练谁呢?是继续增强武力,还是……培养一个能帮自己打理内帑财政的人?

权力的棋局上,新的棋子,即将落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