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隋唐:开局联姻观音婢,李二麻了》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豪士小面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发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243886字,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隋唐:开局联姻观音婢,李二麻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无垢姐姐,你看公子又欺负我。”
长孙无垢好笑地斜睨了婉儿一眼,伸出青葱玉指,点了一下婉儿额头,没好气道。
“婉儿,这次你别想再骗我为你出头。”
“你可已经是锻骨境的高手,根本就不会疼的。”
“而且你别忘了铭哥哥的巴掌。”
“上次你自己遭罪也就好了,还连累我也受了罚。”
……
长孙无垢说着说着就红了脸,再也说不下去了。
婉儿则是看着李铭抬起右手一副示威的样子,连忙像个受惊的兔子一样,跳到了一边。
“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我。”
“哼”
说完,婉儿娇哼一声,冲着李铭做了一个鬼脸,就捂着小PG跑开了。
三人打闹间就走到了田间地头。
乡间的土路曲曲折折的,纤陌纵横间愈发显得田亩平整有序。
此时正值四月。
正是暮春进入初夏之时….
小路上的草丛绿意盎然,小巧的各色野花已经开始绽放,星星点点的点缀在田间地头。
再配上稀稀落落分布的绿树,和田里的秧苗。
色彩搭配间,倒也不失为一副优美画卷。
时间已到半晌。
所以地里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的百姓纷纷走到田垄上坐着休息,顺便吃些饭食补充体力。
李铭领着二女上前,对着一白头老翁拱手道。
“老丈,我等是襄平城里出来游玩的,能不能跟您打听些事情。”
老翁扫了一眼李铭三人的衣着,摆手笑道。
“原来是城里来的贵人。”
“不妨事。”
“有啥你就问吧。”
周围同样在休息的百姓也是附和道。
“是啊。”
“贵人有什么事,就问吧。”
李铭也洒脱,当即也是随意地席地一坐,笑问道:“老丈今年得有五十了吧?”
古人成亲早,生孩子早,再加上营养不济,元气消耗的大,就会显得老态。
四十岁就是老人了。
所以虽然眼前老翁满头白发,但李铭还是往小处猜了猜。
老翁精神矍铄,看起来很是善谈,当即大声道。
“咦,贵人猜得真准。”
“老汉今年五十二。”
长孙无垢紧挨着李铭坐了下来,拉拉他的一脚,皱着眉头小声问着李铭。
“铭哥哥,这老丈怎么年岁这么小,看面相不像啊?”
李铭爱怜地揉了揉长孙无垢的小脑袋,到底是刚过及笄之年的十五岁小姑娘。
虽然聪慧,但世事还是经历的少了些。
李铭侧头,在长孙无垢的耳边小声解释道。
“寻常百姓吃不抱,干的活又重,肯定比那些王公贵族要憔悴老迈的多。”
长孙无垢恍然大悟,一副不好意思的可爱模样。
“铭哥哥,无垢好笨哦。”
“这个都想不到。”
李铭却是笑着安慰道。
“观音婢,你还小,往后见识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啊。”
“要不岂不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长孙无垢郑重点头,“铭哥哥,无垢明白了。”
“无垢以后一定要多走走看看。”
李铭大笑,允诺道。
“好。”
“以后我一定陪观音婢走遍这大好河山。”
说着。
李铭对着老丈一拱手,致歉道。
“让老丈见笑了。”
老翁连连摆手,脸上满是慈祥的笑意。
“不碍事,不碍事。”
“都是好娃娃啊,长得都俊。”
李铭笑了笑,接着问道。
“老丈去年官府推广的水稻种得怎么样?”
一提起这个,老翁瞬间就来了兴致。
“好啊。”
“大丰收!”
“去年老汉一家可是过了一个肥年呐。”
“粮价高,老汉还卖了一点换了两匹布给自家做了好几身衣服哩。”
那幸福而满足的笑容令人心生向往。
老汉旁边的几个汉子眼中却是满面羡慕的目光,半是羡慕半是后悔的说道。
“是啊,何老叔家去年真是过了一个肥年。”
“早知道那稻种产量那么高,我们也就也种了。”
“不过今年我们也种上了,我们的日子也能好起来了。”
……
话头起来,几个汉子的话就收不住了。
那略显蜡黄的面容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李铭扭头,和长孙无垢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各自眼中的自豪之意。
李铭是为自己自豪。
而长孙无垢是为自己能拥有这么一个天纵奇才的夫郎而自豪。
等到几个汉子的谈兴落了下去,李铭方才接着问道。
“老丈,能说说你去年收了多少斤稻子吗?”
提到具体的产量,老丈兴奋而自豪的说道。
“这有啥不能说的。”
“一亩地产了整整二十六石。”
“老汉我从来没有在自家地里见过这么多的粮食,从来没有。”
说着说着.
老汉就哽咽了起来,眼中突然有泪划落,沟壑纵横的脸上老泪纵横。
“当年要是地里也能有这么多的产量就好了。”
“老婆子就能熬过来了。”
李铭为之默然。
古代生产力不高,所以对于天灾人祸的抵抗力很低。
再加上那些贪官污吏的压榨。
百姓过得还是蛮苦的。
说真的。
如果不是隋文帝杨坚帮隋炀帝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才让大业一朝达到了人口最巅峰。
否则杨广还真不见得能三征高句丽。
不过总归是。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心善的长孙无垢也有感而发,落了泪。
李铭轻轻拍了拍佳人的玉手,以示安慰,然后对着老翁笑道。
“老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这日子总得向前奔呐。”
老翁点头,抹了一把眼泪,眨了眨眼,赞同道。
“是这个理。”
“现在家里的日子也红火起来了,老婆子她九泉之下有知,也会瞑目了。”
“希望她能保佑我们一家人红红火火的,也保佑大都督白百战百胜。”
几个汉子也是七嘴八舌地应和道。
“对,是得保佑大都督。”
“要没有大都督,那昏君杨广还有高句丽的畜生还在这祸害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呢。”
“我们也没有这等仙种呢。”
一旁略显兴奋的长孙无垢也是跟着点头。
“对,是得保佑大都督百战百胜。”
李铭无奈地瞥了一眼长孙无垢。
这妮子这会儿竟然活泼了起来,真是咄咄怪事。
李铭只好眼神示意小妮子不要起哄。
长孙无垢却只是捂嘴偷笑,对李铭的目光视而不见。
老翁见状,笑问道。
“贵人是城里来的,不知道见没见过大都督。”
“大都督长什么样啊?”
说起这个,周围的人也来了兴趣,纷纷呼朋唤友的聚拢了过来。
不过这些人还是有分寸的。
因为李铭身边是长孙无垢,他们没敢往这边凑,反而给留出了大片空地。
一群人都挤在白头老翁身边,和李铭相对而坐。
“是啊,大都督长什么样?”
一群人眼巴巴地盯着李铭。
李铭当即头皮发麻。
还有比自己介绍自己相貌更让人尴尬的事情吗?
他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这会儿也是玩心大起,当即笑道。
“大都督的相貌啊”
长孙无垢拖了一个长调,边说边盯着李铭脸上的表情。
当看到李铭嘴角开始轻微抽搐的时候。
长孙无垢噗嗤一笑。
笑魇如花,温暖世间。
好像一只成功偷到鸡的小狐狸。
老翁催促道。
“相貌怎么了?女娃子就不要吊我老汉的胃口了。”
长孙无垢咳了两声故作正经地接着说道。
“长得很高大,也很英俊。”
“还很年轻。”
“就和这位长得差不多。”
说着长孙无垢猛然指向了李铭。
李铭嘴角一抽,脸上堆了一个勉强的笑容对着老翁点头示意。
“原来大都督长得也和小哥这么俊呐。”
“那肯定啊,大都督可是天上青龙星君下凡。”
“放屁,明明是白虎星。”
“胡扯,我之前进城听城里的说书先生说大都督是天上紫微星下凡。”
“麾下有贪狼、破军、七杀三位大将。”
一群人争执了起来。
身为罪魁祸首的长孙无垢却没有一丝犯错的自觉,她紧紧地偎依在李铭身边。
眼中满是崇拜和深入骨髓的情意。
“你呀!”
李铭揉了揉长孙无垢的小脑袋。
佳人全心全意待他,他又怎么忍得苛责。
隋朝武风盛行。
虽然别看都是一群农家汉子,但吵着吵着竟然还想比划两下。
还是白头老翁有些威望,当下里一声大喝。
“好了,不嫌丢人啊?”
“贵人当面,怎能如此放肆?”
一群汉子这才重新坐了回来,各自低垂着脑袋。
李铭见白发老翁言语间有威望也粗通礼仪,顿时有些好奇地问道。
“老汉可是此地的里正?”
老翁点了点头,回道。
“老汉痴长几岁,大都督下令移民的时候,这才侥幸领了这个差事。”
李铭点头,喃喃道:“原是如此。”
随后。
李铭接着问道。
“不知老翁对于大都督的移民之策怎么看?”
老翁苦笑道。
“这老汉哪里能知道?”
“那都是官老爷们的事情。”
“不过对我们这些黔首黎民百姓来说,是好事啊。”
“这些年昏君打高句丽,弄得辽东百姓是流离失所,没了家。”
“不仅如此还要给大军当民夫,运送粮草,修筑城墙。”
“不少人都死在了半路上。”
“要不是年前,大都督一出世,就把那昏君动用百万大军都没打下来的高句丽给灭了。”
“这才使得昏君退了兵。”
“要不是如此,这辽东还不知会被祸害成什么样呢。”
说到这里,老翁不住的叹气。
这话说到一半,竟是不说了。
李铭神色间有些无奈,只能接着追问道。
“移民不也是让百姓流离失所,离家远迁吗?”
“老翁为何觉得它是好事呢?”
老翁却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李铭。
“贵人是城里来的吗?”
“怎么和大都督唱起了反调?”
好家伙。
这是把自己当成阳奉阴违,准备搞事情的小人了。
李铭苦笑一声,解释道。
“老丈误会了,我只是想知道百姓到底是怎么想的。”
“并不是散发对大都督不利的言论。”
见老翁还是一副起疑的模样,甚至周围的汉子想要围拢过来。
李铭一咬牙,说道。
“算了,在下就实话实说了。”
“在下是大都督派来的监察使,是来了解一下老百姓心中的想法的。”
“大都督怕有贪官阳奉阴违,所以特意派我们私访来的。”
“还望老丈为我们保密呀。”
老翁一拍大腿,连忙笑道。
“贵人,早点说嘛。”
“平白误会一场。”
“这大都督对我们这些黔首之辈真是关心呐。”
“改日得闲了,一定要去道观礼给大都督供奉一个长生牌位。”
李铭点头附和,然后摊手一笑道。
“这下,老丈可以说了吧。”
老丈连忙赔笑道。
“可以,可以说。”
“贵人还真是运气好,我们这个村子里大多是辽东本地人,所以还好。”
“要是贵人逛到隔壁村子,敢说这话。”
“那群河北来的移民非把你们生吞活剥了不可。”
老翁形容的有些吓人。
不过李铭也能理解,旋即点头示意老翁接着说。
老翁略带激动的继续讲述。
“说是移民让百姓流离失所,可谁又知道他们本就没了家啊。”
“我们有大都督,日子过得还是很安稳的。”
“可那些移民家里那边到处都是乱军,杀烧抢掠,灭绝人性的事情多了去了。”
“他们连饭都没得吃,吃的都是草根和树皮。”
“是大都督带他们来了这里,给他们地,给他们种子,给他们发农具。”
“还专门有牛可以免费租借。”
“老天爷,这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仁慈的主君呐。”
“从来就没见过。”
“那些官老爷就知道收税,召人去服劳役,什么时候管过我们这些黎民的死活?”
“可大都督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大都督这可是救了那些在地狱里挣扎的移民的命啊。”
“所以,隔壁村的那些移 民现在就听不得有人当着他们面说大都督的半点不是。”
“那架势,眼睛都红了。”
说着。
老翁也很是有种感同身受,他的一家也是大都督救回来的。
所以之前官府说这是大都督发下来的种子时,他毫不犹豫地种了下去。
果然。
大都督是不会骗他们这些苦哈哈的黎民百姓的。
仙种,丰收了。
老翁抹了抹眼角的泪,继续讲道。
“以前,这边也算是良田了。”
“但遇到丰年,一亩地能产上个两石粮食就已经了不得了。”
“官府再一收赋税,平常人家得有十多亩地才能保证一家人的吃食。”
“但平常人家哪里有那么多地?”
“都被那些乡里县里的官老爷,大户扒拉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了。”
“所以丰年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灾年那就别提了,易子相食的多了去了。”
“但现在,大都督给的稻种简直就是仙种啊,恐怕只有大都督这等下凡的星君才能弄到。”
“一亩地二十六石的产量,这日子有盼头啊。”
“老汉家种的还是差的呢,隔壁村那些移民一见分了地,那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干。”
“人家一亩地能收三十二石呢。”
这么一比较。
老丈的神情虽然依旧高兴,但眼角处还是不免带上了些失望。
早知道他也加把劲干了。
一亩地比人家少收六石,他心疼啊。
老翁这么一说,李铭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虽说人口是根基,但民心更重要。
若是人口虽多,但百姓心不向他,那他就只是空做无用功。
此前他一直担心的也是这个。
但现在,李铭只觉得心间豁然开朗。
是啊。
老百姓一直都是最为淳朴的。
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像明镜一样。
民心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李铭心中百感交集,深深为这群拥护自己的可爱百姓而感动。
……
“公子,那边的水车真好玩儿。”.
一群人闲谈间,刚才跑到一边的婉儿蹦蹦跳跳地来到李铭身边。
李铭还未说话。
白发老翁笑呵呵地介绍道。
“女娃子,这水车不仅好玩,它还好用呢。”
“这眼前的千亩稻田可都靠着它呢。”
“听说这可是大都督想出来的奇物,大家都在传这是大都督从仙界带来的物件。”
婉儿点头,赞叹道。
“那大都督真厉害,都能从仙界带东西了。”
说完,还得意地斜睨了李铭一眼。
老翁微一仰头,翘起山羊胡,点头道。
“那是当然,大都督乃是天上星君下凡,带下来点奇物宝贝没什么稀奇的。”
一脸的理所当然。
李铭一捂额头,强行露出一个淡淡笑容。
“老丈,天色快正午了。”
“我等要告辞了,您忙吧。”
老翁一愣,连声问道:“怎么贵人要走?”
“不是说来查访来的吗?”
“怎的这就要走?”
“要不要留下吃顿便饭?”
老翁想着既然是大都督派下来的监察使,那就一定得招待好。
大都督是天上般的人儿,不容易见到。
可大都督的底下人要都招待不好,他可对不起他这张老脸。
他想让大都督看到,他们是拥护大都督的。
誓死捍卫大都督!
但是李铭这会儿哪里还待得住。
再待下身边这俩玩心大起的小妮子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想想都头大。
溜了,溜了。
下次来,坚决不带二女了。
暗地里下了决心,李铭淡笑着解释道。
“多谢老丈好意,但我等还需回去复命。”
“所以,这次是不行了。”
“但往后我们还会再来的,到时候,老丈可得给小子准备些好吃食。”
“小子肚量可足着呢,您老可别嫌我吃得多。”
老翁闻言哈哈大笑,随后故作不悦道。
“看你这话说的。”
“难不成大都督派人来看我等,我等还能让你们饿着肚子走?”
说完。
老翁和身边的农家汉子们相视一眼。
众人哄笑。
“小哥放心,只要你们来,何老叔要是让你们吃不饱,你们来找我张六。”
“对啊,还有我们。”
“一定管你饱。”
在场的汉子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起哄,惹得老翁一顿笑骂。
“你们这群小子,竟然戏弄起老汉我来了。”
田间地头,欢声笑语。
笑闹过后,李铭正式起身告辞道。
“如此,小子便告辞了!”
老翁和其他的农家汉子也同样站了起来。
“那好,贵人慢走。”
“这次老汉就不留你们了,但下次一定得留下来。”
李铭笑着点头,“老丈放心。”
“我们一言为定!”
老翁摆摆手。
“一言为定!”
李铭三人离开,老翁等人也纷纷收拾起了农具,回家吃饭。
回去的路上。
长孙无垢笑了笑,俏脸上是说不出的柔婉。
“铭哥哥,你真的好厉害。”
“号称开皇之治的文帝都不曾让百姓这般爱戴。”
李铭却是感叹道。
“不是我厉害,而是这天下的黎民百姓太容易满足了。”
“他们只想有一个家,有饭吃,有衣穿。”
“就这么简单的愿望。”
“但却对他们来说总是那么的奢侈。”
“所以,一旦有人让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百姓就愿意和他掏心掏肺。”
“誓死而无悔。”
这会儿。
正挎着长孙无垢胳膊的婉儿也是心有所感,插话道。
“是啊,寻常百姓的日子很苦的。”
“饿肚子很难受,很难受的,饿极了不是肚子难受,而是会饿得心发慌,饿得心口疼。”
“就好像有个人抓着你的心一下一下地狠拽一样。”
“当初要不是公子好心,恐怕婉儿就长不到这么大了呢?”
“我娘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说着说着,婉儿的泪就下来了。
眼眶红彤彤,鼻子红彤彤。
一抽一抽的。
神情低落,令人怜惜。
长孙无垢瞬间母性爆发,二女搂在一起便抱头痛哭了起来。
李铭无语望天!
婉儿是经历过苦日子的,她有感而发李铭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反而觉得这是好事。
情绪是需要发泄的,总积攒在心中不发泄出来人的心理就会出问题。
就像有了心魔一样。
而婉儿这么一发泄,那她就会放下心中的执念。
婉儿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朝夕相处的李铭却是清楚,婉儿会做噩梦。
婉儿一直害怕现在的一切美好都是假的。
现在这个机会也是一个让婉儿发泄的渠道。
也是李铭有意为之的。
但长孙无垢就毫无道理了。
她可是一直都是锦衣玉食的,就算是父亲死后,她和母亲以及兄长三人被赶出长孙家。
但有高士廉在,怎么也不会让她吃苦的。
这下她怎么哭得比婉儿还要凄苦一些,这算怎么一回事?
片刻后。
见婉儿发泄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二女双目垂泪,眼眶红肿的样子也着实让李铭有些心疼。
当下里。
李铭上前揽住两女,安慰道。
“婉儿,不哭了好不好?”
“你现在可是本公子的贴身侍女,没人敢让你饿肚子的。”
“要不,我们现在就回家大吃一顿好不好?”
“吃到肚子里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了。”
婉儿抬头,一边抽泣,一边答应下来。
“好。”
之后。
李铭又揉了揉长孙无垢的小脑袋,温和地笑道。
“观音婢,你怎么也哭上了?”
长孙无垢也是抽着鼻尖通红的小琼鼻,回道。
“铭哥哥,婉儿这么一哭,我就也想跟着一起哭。”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看着肤如凝脂的俏脸上,满是泪痕的长孙无垢。
李铭是好笑又好气。
“你呀。”
“来抱抱,不哭了啊。”
“再哭就成大花猫了。”
费了一番功夫,李铭这才劝住了二女,然后一手拉一个,牵着走向他们来时的地方。
那里有着神策卫在等着他们。
总的来说。
李铭对这次微服私访还是很满意的。
有欢笑,有悲伤。
最重要的是他从这些黎民百姓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从他们充满希冀的眼神里,知道了他们对未来的日子有了奔头。
李铭心里很清楚,这代表他的根基已经筑劳了。
没有见识过后世热血而壮烈的那个时代。
这些贪官污吏,世家贵族是不会明白,什么是黎明百姓的王阳大海。
李铭的一系列举措,已经让这些黎民百姓知道。
他这个大都督代表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些黎民百姓的好日子。
凡是与他为敌的,都是要来破坏他们好日子的。
有朝一日。
这些黎民百姓会爆发出让那些世家贵族为之惊颤,为之胆寒的力量。
到那时。
就是李铭一统天下的时候。
而现在,没有人发现这个进程,也没有人能阻止这个进程。
……
这日。
大都督府,前堂大殿。
李铭召集一众属官开始议事。
“诸位,距离本督将高句丽灭国一统辽东半岛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现在整个辽东已经重新恢复了稳定。”
“对于我辽东未来的发展,不知诸位何以教我?”
李铭在正事上一向痛快,不喜欢兜圈子,直言对着殿内的众人问道。
高士廉对着李铭一拱手,建言道。
“启禀大都督。”
“臣有一事需要需要大都督示下。”
李铭笑道,“舅舅直言无妨。”
高士廉禀告道。
“近些时日,靺鞨七部族中的粟末靺鞨不断派遣使者前来,想要向大都督称臣。”
“是否接受他们的投效,还请大都督示下。”
李铭一愣,旋即转头对着右边上首处的雄阔海问道。
“老熊,你不会去寻靺鞨部族的晦气了吧。”
这半年腾出时间的他下令让雄阔海依照以前的法子扩充虎贲军。
先挑选有天赋者,或者是身体健壮的健卒。
然后再按照虎贲篇中的记载的药方进行药浴,增强战力。
来自左翊卫大军的俘虏。
由于杨广三征高句丽而散落在辽东的散兵游勇。
辽东本地百姓。
从中原迁到辽东的流民。
这些都是李铭的兵源。
是以。
现如今的虎贲军已经扩充到五万之数。
而且为了避免这次扩增的虎贲军重蹈之前那批虎贲军的覆辙。
李铭特意让雄阔海领兵出去磨炼。
以此来让他们见血,并增加他们之间默契。
省得想最开始的那批虎贲军一样,有战力但用不出来。
但是他给雄阔海的命令是让他们去打百济国,也就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那群扶余人。
可没让他们去寻北边靺鞨人的晦气啊。
雄阔海也是满头雾水,挠挠头否认道:“没啊。”
“公子你还不知道俺吗?”
“什么时候俺违逆过公子的话?”
李铭一想倒也是,便看向高士廉,问道。
“舅舅知道吗?”
高士廉一摊手,摇头道:“臣也不知。”
“臣就是觉得这粟末靺鞨别有用心,这才想先看看再禀明大都督。”
李铭来了兴趣。
这个粟末靺鞨别人可能不了解,但他却是很清楚的。
未来。
这个粟末靺鞨就是投靠了大唐,然后进而统一了东北这边众多依附于大唐的部落。
改名为渤海国。
就是后世影视剧‘薛仁贵传奇’里那个渤海国。
当初他就是看了这部剧,然后心驰神往之下,查看了渤海国的历史资料。
他也才会有这么深刻的记忆。
不过靺鞨的另外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没那么美了。
未来,五代十国的时候。
契丹人称呼靺鞨为女真,自此女真这个名字代替了靺鞨。
名留九州史册。
“这个粟末靺鞨这个时候来称臣,是想搞什么?”
“本督可收不下他这么大的臣子。”
李铭说出了他的疑惑。
可惜众人也是满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稍稍琢磨了一下,李铭笑道。
“管他那,这粟末靺鞨真要想向本督称臣,本督还能怕了他不成?”
李铭本想先解决了百济国扶余人的问题,然后再来处理靺鞨命。
但既然他自己送上们来了,李铭也不能不接招。
李铭当即下了决断。
“那择日不如撞日,将那粟末靺鞨的使者带上来吧。”
殿外守护的神策卫自有人领命而去。
……
很快。
大殿门口出现了三个身穿毛皮袍服,辫发垂肩的壮汉.
三名大汉大步上前,然后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至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头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头碰到地面。
动作舒缓,礼仪标准。
他们竟然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家稽首大礼。
“粟末靺鞨部,完颜察见过大都督。”
“卓鲁风(卓鲁雷),见过大都督。”
李铭高居主座之上,见此情形心中也是一乐。
嘿,他还真没见过这种架势。
上来二话不说给他先行了一个稽首大礼,这是真的要向他称臣?
要知道稽首大礼可是汉家九拜之中最为隆重的。
一般只有祭天拜地拜祖宗,或者臣子拜见君父时为了表示隆重才会行的大礼。
动作要求严苛,就是汉家儿郎身上都不常见。
没想到这三个在他眼中的蛮夷之辈竟然可以行礼行的这么标准。
看来在家是真的没少练。
虽然心里有些想笑,但以李铭的养气功夫还是可以在面上不露丝毫的。
只见李铭微微抬起右手,招了招,淡淡道。
“好了,起来吧。”
“尔等还是先说明来意,否则这等大礼本督可受不起。”
三人旋即起身,恭敬肃立。
为首的完颜察躬着身子,神色谦卑地介绍着自己。
“大都督,小臣是粟末靺鞨部的王子。”
“此来特为向大都督称臣而来。”
李铭神色淡漠,扫了一眼完颜察,问道。
“粟末靺鞨部一向是靺鞨七部中最强的,为何要向本督称臣?”
“而且本督只是大都督,你要称臣还是去找大隋的皇帝杨广吧。”
完颜察神色一僵,有些皱眉。
他们之所以此番前来称臣,一是为了部族的发展,二是因为其他六大部族想要联合起来攻打他们。
所以为了寻求一个靠山,同时也是交流的对象,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刚刚灭 掉高句丽的辽东大都督李铭身上。
原本想着十七岁便踏灭一国的少年英雄都比较好面子,爱出风头,只要他们事先把面子做足。
那为了面子,这辽东大都督就一定会帮他们。
为此完颜察还专门请隋人教授了他们三人汉家天下之中最为隆重的礼节。
但现在看来,这大都督根本就是油米不进。
他们这么给面子,他竟然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这也太看不起人了。
不过为了大局,完颜察还是强忍怒气解释道。
“大都督,小臣此来是想求得大都督庇护。”
“至于大隋皇帝距离我粟末靺鞨部太过遥远,而且据小臣所知,大隋皇帝正忙着平乱。”
“所以,我粟末靺鞨部唯有求助于近邻的大都督。”
“大都督踏灭一国的雄威仍在,只要大都督愿意稍借虎威庇护我等,粟末靺鞨部愿自此俯首称臣。”
“而且还愿每年献上贡礼,以博大都督一乐。”
说罢,完颜察命左右送上礼单。
“粟末靺鞨部大可汗完颜安和,敬献大都督礼单。”
“铜锭十万斤。”
“百年老山参一百根。”
“雪貂皮十张。”
“战马一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