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墨子公开课最新章节,墨子公开课章节在线阅读

墨子公开课

作者:刘亚玲

字数:170574字

2025-09-20 09:46:03 完结

简介

男女主角是墨子鲁班的完结宗教小说《墨子公开课》是由作者“刘亚玲”创作编写,喜欢看宗教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70574字。

墨子公开课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为人解难,利于他人

【原文】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墨子·经上》)

【大意】任侠,就是君子牺牲自己利益而使自己的作为有利于他人。

墨家在先秦诸家中应算是最有正义感的一家。墨子摩顶放踵,只要有利于天下,便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去付出行动。为此,墨子曾裂裳裹足,急走十日十夜,只身赴险去止楚攻宋,不可不谓具有侠义心肠。墨子认为人人都应具有救世精神,主张“万事莫贵于义”,而此处的“义”就是指有利于他人。春秋战国,社会动荡。许多国士变为游侠,良莠不齐,于是墨家在其经典著作中研究并阐述了任侠精神,加以引导。《墨子·经上》指出:“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就是自苦为极,损己利人。《墨子·经说上》又指出:“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侠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全然不顾自己的私利。墨家要求弟子竭尽全力地去扶危救困,为人解难,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同时墨子还强调,救世的动机要纯一,只能是为他人利益着想,若存有私心,沽名钓誉,那就与强盗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了。墨子这一“任”的精神逐渐成为后世侠客行侠仗义的行为准则,侠的精神是“义”。在古代,任侠也被称为“义士”。墨子贵义,《经说上》阐述道:“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把为天下百姓谋利当作分内之事,有很高的本领,但不一定要求被任用。后世侠客与墨家所指的“任侠”不能完全等同,如墨家提倡“非攻”,反对以暴除暴,不赞同以武力解决问题,而后世侠客则往往以正义执法者的身份自居,多以武力为民除害;墨家主张“兼爱”,主张人无上下贵贱之分,都应相亲相爱,讲求的是一种泛爱,但后世侠客多具有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以除暴安良为己任。尽管如此,双方在益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汉人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侠”的描述是“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这与墨家所讲的“任”的内涵是一致的。

当今,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不能持节自守,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事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大力提倡墨子这一“任”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对于重振世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是大有帮助的。

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符合墨家“任侠”观的。

墨家分为上、中、下三门,所以《墨子》书中有些文章分上、中、下三种,譬如《尚贤上》《尚贤中》《尚贤下》,不同的篇章为不同的子弟所学习。“上”是指政治家;“下”是指纯粹的专家学者;“中”是指笃信墨学的苦修者,以自苦为极,损己利人,完全不同于社会的价值标准,为了所有正义的事大声疾呼,疾恶如仇。中国侠义文化的源头是墨家。

在天下失义的情况下,侠义弥足珍贵。墨子自身也参照侠义行事。《墨子·贵义》记录:墨子看望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了,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吧。”墨子回答:“有个人生养了十个儿子,只有一个耕种,其他九个闲着,这一个耕种的不能不更加努力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劝阻我呢?”

现代任侠义士,必承墨家“天志”。谭嗣同就是身体力行墨学的典范,曾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