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古言脑洞小说膳医阿芷讲述了阿芷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沈书影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膳医阿芷》以143943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膳医阿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的青竹庐,雾气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阿芷正坐在院子里晾晒昨天采回的药材,沈长庚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木盒。
“阿芷,今天我要正式教你针灸,”沈长庚说道,”这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了能治疗许多疾病。”
阿芷兴奋地点点头:”太好了,师父!我早就想学针灸了。”
沈长庚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规格的银针。阳光照射在银针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针灸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沈长庚语重心长地说道,”它不仅需要准确掌握穴位位置,还要理解经络理论,掌握各种针刺手法。”
阿芷认真地听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首先,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沈长庚取出一根银针,”认识针具,学习如何持针、进针、行针和出针。”
他详细讲解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然后让阿芷在一个布偶上练习。阿芷手握银针,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师父的动作。
“进针时要快速果断,减少病人的疼痛感,”沈长庚在一旁指导,”行针时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反应调整手法。出针时要轻缓,避免损伤组织。”
阿芷认真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她知道,针灸是一门精细的艺术,稍有不慎就可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几天后,阿芷已经掌握了针灸的基本操作。沈长庚决定让她尝试在真人身上施针。
“阿芷,今天你为我施针,”沈长庚说道,”我会指导你,不要紧张。”
阿芷深吸一口气,取出银针,按照师父的指导在足三里穴上轻轻进针。她的手有些颤抖,但动作还算规范。
“很好,”沈长庚满意地点点头,”记住,行针时要感受病人的反应,根据情况调整手法。”
阿芷点点头,小心地行着针。她能感觉到针下有轻微的颤动,这是”得气”的感觉。
治疗结束后,沈长庚对阿芷的表现非常满意:”你进步得很快,已经掌握了针灸的基本要领。”
几天后,一位头痛患者来到竹庐。沈长庚诊断后对阿芷说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你来为这位病人施针。”
阿芷紧张地看着师父:”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沈长庚鼓励道,”你已经准备好了。”
阿芷深吸一口气,开始为病人施针。她选择了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位,手法虽然还有些生疏,但每一步都做得非常认真。
“感觉怎么样?”阿芷轻声问道。
“有点酸胀感,但很舒服,”病人回答道。
治疗结束后,病人的头痛明显缓解。他感激地对阿芷说道:”谢谢你,小姑娘,你的医术真不错!”
阿芷高兴地笑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经验的积累,阿芷的针灸技术日益精进。一天,一位中风后遗症患者来到竹庐,希望能通过针灸治疗改善症状。
“阿芷,你来主诊,”沈长庚说道,”我在一旁指导。”
阿芷仔细为病人检查,然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她选择了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等穴位,采用了多种针刺手法。
治疗过程中,沈长庚不时提醒阿芷调整手法和力度。阿芷认真地听着,根据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个疗程后,病人的肢体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他激动地对阿芷说道:”谢谢你,阿芷姑娘!我现在能自己走路了!”
阿芷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针灸不仅让阿芷的医术更加全面,也让她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发现,针灸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与病人沟通的方式。通过银针,她能感受到病人身体的变化,也能传递关爱和希望。
一天晚上,阿芷独自坐在院子里,月光洒在她手中的银针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银针,心中充满了感慨。
“针灸就像人生,”阿芷在心中说道,”需要精准的判断,需要恰到好处的力度,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她抬头望向星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自己的医道之路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她。但她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她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用手中的银针和所学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