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都重生了,谁还和前夫破镜重圆啊》,这是部宫斗宅斗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晏宁柴晞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花栖迟”大大目前写了123990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都重生了,谁还和前夫破镜重圆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柴晞和衣睡了一觉,醒来时感觉神清气爽。
“我昨晚睡着后是不是有人来过了?”
元青摇了摇头:“没有吧,我昨晚过来时,见你已经盖着被子睡得可香了,就没忍心叫醒你更衣。”
正说着话,晏宁端着药进来了。
他使了个眼色给元青,元青会意,问道:“晏姑娘,昨晚你何时送汤药过来的?”
晏宁微微一愣,垂眸道:“世子已然能下床行走了,府医嘱咐不必一日三餐喝这些苦药,改成早上和中午各用一餐便可,是以昨晚我并未送汤药过来,可是有什么问题?”
“嗷,没…没问题。”
柴晞目光暗淡了几分,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总感觉现在的晏宁和前世照顾他的时候不太一样了,莫非她也…
可是重生这么荒谬的事情如何会同时发生在两个人身上?
如果真是这样,晏宁对他的态度似乎也解释的通了。
前世自己对她冷落忽视,从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她的内心,只一味的挑剔着她的种种不是,她对自己怀有怨怼之心也实属正常。
“对了,之前答应过王妃只来府上照顾半个月,如今期限已到,我明日就要走了。”晏宁从怀里摸出一张纸,递给元青:“这个单子你收好,上面是我写的一些身体调养的注意事项,煎药之事已嘱咐了耳房的宫人,日后世子的膳食多用些补血益气的食物即可。”
说罢,她朝柴晞屈膝一礼,悄然退了出去。
柴晞回过神时,晏宁已然不见身影,他怅然若失地看着门口,心中隐隐作痛。
她的冷淡少语与躲避不及无一不是在无声地告诉自己,不想再与自己有什么纠葛,那这一世,难道要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内疚,将她再一次困在身边吗?
这样的决定对晏宁来说,是否太不公平?
柴晞内心百般挣扎。
翌日一早,晏宁来到凤栖宫找郑嬷嬷说了要离府的事。
郑嬷嬷进去禀报了王妃。
王妃拉着她的手,是有不舍:“半个月一晃就过去了,这段时日多亏你的照拂,晞儿才能恢复的这么快。”
说罢,身后的宫女捧着一个匣子走上前来:“这些是本宫的一点心意。”
晏宁立马推拒道:“王妃为我阿娘置办铺子,我与阿娘都十分感激,再多的谢礼是万万不敢收了,还请王妃收回。”
定王妃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也罢,你不肯收,自有你的道理,本宫就不勉强了。”
从凤栖宫出来,郑嬷嬷看着她叹气道:“你这孩子怎么这般不懂脸色,王妃给你的东西你收下便是了,拂了她的一片心意,岂不是要与定王府不再往来了?”
“嬷嬷,王妃的好意我心领了,来之前说好了我们只收下那铺子和齐哥儿拜师引荐之礼,有这些就够了,再多就是挟恩图报了。”晏宁笑道。
诚如郑嬷嬷所说,她的确是不想再与定王府有什么往来,礼收多了,这人情一来二去的还不完了。
“主子,晏宁姑娘要走了,你就没什么话要跟她说?”
柴晞翻书的手停顿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元青瞪了瞪眼,主子不是喜欢上了晏宁姑娘吗?怎么人都要走了,还能看的进书?
要说这主子的心思可真难猜,晏宁姑娘好歹照顾了他大半个月,连他都心生不舍,主子连句道别的话也没有,真是铁石心肠。
“晏宁姑娘在府上呆了十来天,我们这些宫人都吃过她做的糕点,她要走了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啊。”元青依依不舍道。
柴晞心烦意乱,他忽然想到什么,扔了书,起身走到博古架上翻找着东西。
果然,这最右边的屉柜里找到了一枚麒麟玉佩。
“把这个送过去给她。”
元青拿在手上,略有几分嫌弃:“主子,这分明是块男人佩戴的玉,人一个姑娘家应该送些花草、云纹图案的玉佩才合适吧。”
“让你送就送,哪来那么多废话!”柴晞沉下脸,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
元青摸着后脑勺,呲溜一下出了门。
晏宁刚准备登马车,听到身后的呼喊,又停下了脚步。
“晏宁姑娘且慢,世子托我来送送你,世子还说多亏姑娘照拂这许久,还请姑娘收下这枚玉佩,聊表谢意。”元青展开丝帕,将麒麟玉佩递到她眼前。
晏宁望着那玉佩,刹那间,心跳似乎停滞了一秒,恍然失神。
元青见她迟迟不收下,又补充了几句:“这可是上好的和田玉雕刻的,带上身上清润去浊,避邪镇灾,是难得的好东西呢。只是世子眼下只有这枚麒麟玉佩的,还请晏宁姑娘莫要嫌弃。”
这玉佩是煜儿从出生起便带在身上的,竟又一次好巧不巧地回到了她手中。
睹物思人,如蛊蚀心!
晏宁眼眶湿润,收下玉佩,转身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马车驶近了白鹭村,何氏和齐哥儿在村口伸长了脖子遥望着。
“姐姐,姐姐。”齐哥儿见晏宁下了马车,边喊边冲上前去。
晏宁接住了他,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段时间,我不在家,你可有惹阿娘生气啊?”
“没有,我乖巧的很。”齐哥儿咧嘴一笑。
“臭小子,还说没有。”何氏给了他一记爆栗,笑着接过晏宁的包袱,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回了家。
晚饭做好了,一家人围坐在厅堂的小饭桌上。
晏宁回到家感觉整个人浑身舒畅,胃口大开,不知不觉竟吃了两大碗饭。
齐哥儿看的只咂舌:“姐,你在定王府是不是饭都吃不饱啊?”
“那可不,要照顾那么一个祖宗似的人,还不得提心吊胆地伺候着,哪有心情吃饭啊。”
何氏闻言自责道:“都怪娘,早知道咱们不要开什么药铺,白白让你遭罪。”
晏宁噗呲一笑道:“阿娘,我诓他呢,再说了,咱们救了定王世子一命,不图点什么,只会让人觉得咱们日后定会挟恩图报,攀附王府。寻常医者治病救人还需要收诊金呢,更何况咱们只要该要的,除此之外分文不取,往后就算两清了。”
何氏点了点头,这才宽心了些。
晏宁又细细地说了那药铺的大致情况。
“阿娘,马上年关了,咱们把外祖父和外祖母接过来,后院房子宽敞的很,吃团圆饭人多才热闹。”
何氏欣喜不已:“好,我这就去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