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祖龙临明》?本书以秦始皇嬴政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辉煌741”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祖龙临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四章:校场点兵,秦法明用
皇极殿的血腥气息尚未散尽,那场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而残酷的朝堂清洗,已然像一场凛冽的寒风,刮过了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勋贵府邸大门紧闭,官僚宅院噤若寒蝉,往日车水马龙的胡同变得门可罗雀,一种无形的恐惧扼住了这座都城的咽喉。
然而,乾清宫内的嬴政,并未沉浸在立威成功的短暂满足中。对他而言,那仅仅是清理了一下碍手碍脚的“室内杂物”。真正的挑战,在外面,在那些锈迹斑斑、亟待重铸的刀剑之上——军队。
骆养性和王之心呈上的抄家初步清单,数字惊人。白银超过一百五十万两,黄金、珠宝、古玩、田契、房契堆积如山。这笔横财,暂时缓解了帝国血管几近干涸的危机。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朕旨意,从抄没现银中,即刻拨付二十万两至山海关,交予吴三桂。告诉他,这是欠饷,也是朕的信任。让他给朕牢牢钉在关外!”嬴政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拨出的不是巨款,而是一堆石子。他深知,关宁铁骑是目前必须稳住的力量,哪怕吴三桂心思难测,也要先用钱粮稳住他。
“再拨三十万两,分发京师三大营及城防各部,补齐所有欠饷,按人头,足额发放!朕,要亲眼看到银子发到每一个士卒手中!”
“其余金银,登记造册,充入内帑……不,”他略一沉吟,改口道,“设立‘靖难专用库’,由你与骆养性、王之心共同掌管,收支明细,朕要每日过目。所有用度,唯军饷、械甲、粮草为先。”
“奴婢遵旨!”王承恩心头凛然。皇帝对钱财的掌控,精细到了可怕的程度,这“靖难专用库”分明就是绕过户部乃至整个官僚体系的战时小金库,是皇帝一人意志的延伸。
处理完钱的问题,嬴政的目光投向了殿外灰蒙蒙的天空。
“传旨,明日辰时,朕要亲赴西苑校场,检阅京营官兵。”
这道旨意,再次让王承恩以及闻讯赶来的骆养性等人心中一紧。京营糜烂,人所共知,皇帝此刻亲临校场,万一……
“陛下,京营积弊已久,仓促检阅,恐……”骆养性硬着头皮想劝谏。
“朕知道它烂。”嬴政打断了他,眼神冰冷,“正因为烂,才要去看,去治。难道要等闯贼到了城下,才去看他们如何一触即溃吗?”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京城布防图前,手指点在西苑的位置。
“烂掉的枝叶,砍掉便是。朕,要看看这树干里,还有没有能用的木头。”
※※※
次日辰时,西苑校场。
寒风卷着沙尘,吹得旌旗猎猎作响。偌大的校场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京营的官兵。只是这“密密麻麻”,远不及名册上的十万之数,看上去至多两三万人,且队列歪斜,衣甲不整,多数人面带菜色,眼神麻木,在寒风中缩着脖子,毫无精锐之气可言。
御马监太监、提督京营戎政刘元斌,以及一众京营将领,早已顶盔贯甲,在校场高台之下躬身迎候,个个脸色苍白,冷汗浸湿了内衫。昨日朝堂的血雨腥风他们已有耳闻,嘉定伯周奎的下场更是让他们兔死狐悲。如今皇帝亲临,是福是祸,无人能料。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唱喏,卤簿仪仗缓缓入场。没有奢华的銮驾,嬴政只是骑着一匹高大的御马,在数百名精神抖擞、眼神锐利的大汉将军侍卫簇拥下,驰入校场。他依旧穿着那身明黄色龙袍,外罩一件玄色大氅,寒风拂动他的衣袂,更衬得他面容冷峻,气势逼人。
他没有立刻登上高台,而是策马沿着校场的边缘缓缓而行,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扫过那些稀疏混乱的队列。所过之处,士兵们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腰杆,但更多的是一种茫然和恐惧。
嬴政的眉头微微蹙起。这军队的衰败程度,比他通过朱由检记忆了解的,还要不堪。这哪里是军队,分明是一群拿着武器的乞丐!
他勒住马,停在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但身材魁梧、眼神尚存一丝桀骜的士兵面前。
“叫什么名字?入伍几年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附近所有人的耳中。
那士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直接问他话,有些慌乱地跪倒:“回……回陛下,小的叫赵二虎,入伍……入伍三年了。”
“每月饷银,可得足额?”
赵二虎张了张嘴,偷偷瞥了一眼台上的将领,不敢说话。
“朕在问你。”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二虎把心一横,磕头道:“不敢欺瞒陛下!已经……已经快一年没发足饷了,能拿到一半,已是上官恩典!”
周围一片死寂,将领们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嬴政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又问:“若闯贼来攻,你可敢战?”
赵二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有啥不敢!当兵吃粮,给足了饷,砍谁不是砍!可饭都吃不饱,刀都拿不稳,咋打?”
这话可谓大逆不道,但却道出了底层士卒最真实的心声。周围的士兵闻言,不少人眼中都流露出赞同之色。
嬴政深深地看了赵二虎一眼,没有再问,策马走向高台。
登上高台,俯瞰下方如同难民般的军队,嬴政心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确认。烂透了,从上到下。但那个赵二虎,以及像他一样还保留着一丝血性的士卒,就是他要找的“木头”。
他没有训话,也没有责怪那些战战兢兢的将领。他只是对身边的王承恩微微颔首。
王承恩会意,上前一步,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尖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难当头,京营乃卫戍根本!然积弊丛生,军纪涣散,朕心甚痛!即日起,京营实行新法!”
“一,清汰老弱!三日之内,各营自查,凡年过五十、或有残疾、不堪征战者,一律裁汰,发放路费遣返原籍!”
“二,核实员额!以今日校场点验实数为准,重造名册!凡有虚报、吃空饷者,无论官职,主官连坐,以贪墨军饷论处,立斩不赦!”
“三,颁行《赏功令》!”王承恩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奇特的煽动力,“自即日起,京营将士,饷银足额发放,绝不拖欠!临阵斩敌一级,赏银十两!擒杀贼酋,赏银百两,官升三级!率先登城、破阵者,赏银五百两,授世袭百户!”
“怯战后退者,斩!惑乱军心者,斩!不听号令者,斩!”
一连串的“赏”与“斩”,如同重鼓,敲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尤其是那实实在在的赏格,让那些原本麻木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十两银子!足够一家老小数年温饱!百两、五百两,还有世袭的官位!这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贪婪、兴奋、怀疑、渴望……种种情绪在士兵们脸上交织。
嬴政上前一步,来到了高台边缘。他没有用文绉绉的语言,而是用了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对着下方成千上万的士兵,运足中气,声音如同龙吟,传遍校场:
“朕,知道你们饿!知道你们穷!知道你们受了委屈!”
“过去,是朝廷对不起你们!是那些贪官污吏,克扣了你们的粮饷,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他猛地抬手,指向校场一侧。那里,几十口大箱子被轰然打开,在初升的日光下,白花花的银子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那是刚从“靖难专用库”拉来的,第一批用于发放的饷银!
“看清楚了!”嬴政的声音如同雷霆,“银子,就在这里!朕,不差饿兵!”
“你们的饷银,今日就发!足额的发!”
“你们想要的赏银,也在那里!用闯贼的人头来换!”
“跟着朕,有肉吃!有银子拿!有功立!有官做!”
“告诉朕!”他猛然爆喝,声震四野,“你们是愿意像狗一样饿死,还是愿意跟着朕,杀出一条血路,搏一个封妻荫子,公侯万代?!”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之后——
“万岁!”
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声喊了出来。
“万岁!万岁!”
“跟着陛下!杀贼!领赏!”
如同一点火星落入滚油,整个校场瞬间爆炸了!成千上万的士兵挥舞着手中破旧的兵器,声嘶力竭地狂吼着,原本麻木的脸庞因为激动而变得扭曲、狰狞!那压抑已久的怨气、对财富的渴望、对改变的期盼,在这一刻被皇帝赤裸裸的许诺和那耀眼的银山彻底点燃!
赵二虎站在人群中,涨红了脸,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拳头,吼得脖子上青筋暴起。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这个皇帝不一样!他真给钱!他真敢杀人!跟着他,有奔头!
高台之下,刘元斌等将领看着这如同疯魔般的场面,看着士兵们眼中那近乎狂热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京营,从今天起,不再属于他们了。这支军队的魂,已经被台上那个如同魔神般的皇帝,用恐惧和利益,强行抓在了手中!
嬴政俯瞰着下方沸腾的校场,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恐惧,需要。利益,更需要。
秦之所以能扫灭六国,靠的便是这“怯于私斗,勇于公战”的军功爵制!他将这古老的利器,稍加修饰,便在这明末的废墟上,再次展现出了其可怕的煽动力。
他知道,仅仅靠金钱刺激还不够。接下来,需要真正的铁血和纪律,将这群被点燃的乌合之众,锻造成真正的杀戮机器。
“骆养性。”
“臣在!”骆养性连忙上前,他此刻对皇帝的敬畏已达顶点。
“从锦衣卫和东厂中,抽调精干人手,组建‘监军司’,派驻各营。”嬴政的声音冰冷,“职责只有一条:监督《赏功令》执行,核查军功,但有冒功、欺瞒、克扣赏银者,无论涉及何人,可就地正法!直接向朕负责!”
“臣,遵旨!”骆养性心头一寒,知道这是皇帝将厂卫的触角直接伸入了军队,是对将领们的又一层枷锁。
“还有,”嬴政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滚滚而来的烟尘,“令兵部,及‘靖难司’,全力搜集闯贼各部情报,尤其是其先锋、主力动向、将领性情。朕,要知己知彼。”
“另,传朕密旨给王之心,让他挑选机灵胆大、熟悉北地之人,潜出关外,接触满洲内部非多尔衮一系的势力……或许,朕该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做。”
一连串的命令,从军事整顿到情报搜集,再到外交阴谋,井井有条。嬴政的大脑,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计算机,在混乱的局势中,清晰地规划着每一步。
校场上的欢呼声依旧震耳欲聋。
但这欢呼,是用无数抄家得来的白银,和即将泼洒的、敌我双方的鲜血换来的。
嬴政转身,走下高台。
他的身后,是开始重新燃烧的军队。
他的面前,是依旧迷雾重重、杀机四伏的未来。
帝国的车轮,正在他冷酷的意志下,碾过旧时代的废墟,发出沉重而刺耳的声响,驶向未知的、血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