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铁西1999:淬火年代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年代文小说,作者Sophia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孙晓雅赵志刚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年代文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铁西1999:淬火年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6章
晓雅捏着那个厚厚的信封从王姐办公室出来,手指头都有点抖。没急着拆开,先揣进了裤兜最底下,按了按,感觉那块地方火烧火燎的烫人。她走到自己那台老提花机前,拿起抹布,有一搭没一搭地擦着,机器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定了定神。
工坊里,阿珍头都快埋到线轴筐里了,不敢看她。阿丽则在车间外的空场上搬运着杂料。空气里飘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儿,有点压抑,又有点轻松。晓雅知道,这一关,她算是硬生生闯过来了。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休息,车间里没人了。晓雅这才闪身进了堆放杂物的小隔间,关上门,背靠着麻袋,深吸了一口气,把那个信封掏了出来。
信封口没封,她小心地把里面的钱倒出来。一沓子,厚厚的,主要是五十、一百的大票,崭新,硬挺,带着油墨味儿。晓雅的心怦怦跳,手心里全是汗。她左右看看,确定没人,这才蹲下来,把腿当桌子,一张一张地数。
食指放在嘴唇边舔了一下,湿润的指尖捻起第一张钞票。“一。”她小声念着,把票子放在左边地上。又舔一下手指,捻起第二张,“二。”……这个动作她做惯了,从小跟钱打交道不多,但每一次数钱,她都格外认真,好像这样就能把每一分钱都牢牢攥住。
“一百……两百……”数到后来,声音都有点发颤。厚厚一叠钱在她左边越堆越高。数完了,整整一百五十张一百块的!就是一万五千块!王姐说话算话,真给了一成利。
晓雅看着地上那摞钱,眼睛有点发潮。来濮院这半年,起早贪黑,看人脸色,受挤兑,差点被人坏了事,所有的委屈和提心吊胆,好像在这一刻,都被这摞厚厚的钞票压下去了。她小心翼翼地把钱整理好,叠得整整齐齐,重新装进信封,又在外头裹了好几层旧报纸,最后才塞进贴身衣服里面特意缝的那个暗兜里。钱贴着肉,沉甸甸的,却让她第一次觉得,心里有了点底气。
下午干活,晓雅手脚都轻快了不少。王姐出来转了一圈,在她机器前停了脚,看了看织出来的布面,没说话,只是用手指捻了捻布边,点了点头,就走了。但晓雅能感觉到,王姐看她的眼神,跟以前不一样了,少了点审视,多了点……算是认可吧。
接下来几天,车间恢复了平静,但那种平静下面,有些东西已经变了。阿丽彻底成了边缘人,干着最脏最累的杂活,见了晓雅就躲着走。阿珍也老实了很多,偶尔还会凑过来,讪讪地问两句技术上的事,晓雅也懒得计较,能说的就点拨一句半句。
晓雅知道,自己在这里的日子,进入倒计时了。样品做成了,奖金也拿了,王姐最后那句话,“你这手艺,留在我这小工坊,屈才了”,听起来是感慨,也是明白告诉她,这儿庙小,容不下她这尊马上要自己立起来的菩萨了。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整理自己的东西。那本密密麻麻记着参数和心得笔记本,几块最得意的小布样,还有几样她觉得顺手的自制小工具,都慢慢归置到一起。心里盘算着回去的路费,给佳妮买点啥,给王琳捎点南方时兴的啥料子。
晚上回到租的小屋,晓雅摊开信纸,先给王琳写。灯光昏黄,她写得很慢:
“琳子,见信好。这边天热得很,天天跟蒸笼似的,可比咱东北难熬。你那边咋样?五爱街摊子还好不?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这边的大单子,总算搞成了!挣着点钱,心里踏实多了。技术也学得差不多,打版、调机器、看料子,心里都有点数了。你表姐要是有啥看不明白的版,等我回去,兴许能帮上忙。我感觉,这边我也待不久了,估摸着再有个把月就该往回走了。真想佳妮,也想你们。等信儿。”
写完给王琳的,她又抽出另一张信纸,笔尖顿了顿,才写下“志刚”两个字。她和他,自从回来后通信就稀少了,话也越来越干巴。
“志刚:信收到没?我这边忙完了个大活,一切顺利,你放心。佳妮咋样?学习跟得上不?你找的零活还稳定吗?别太拼,注意身体。我这边可能七月底八月初就能往回走了。具体日子定了再告诉你。家里有事来信。晓雅。”
信写完了,晓雅封好口,贴上邮票,明天一早就能寄出去。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南方湿热的夜晚,远处有零星的灯火。她摸了摸胸口暗兜里那叠硬硬的钞票,又想起刚才信里问赵志刚的话,心里说不上是啥滋味。有盼头,也有担忧。但不管咋样,回家的路,总算看得见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