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都市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杨鲁环”的这本《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本书以陈墨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化劲圆满的第三百日,陈墨在昆仑秘境的冰洞静坐时,忽觉全身骨骼发出细碎的鸣响,像春雪落地时的簌簌声。他睁开眼,看见冰面倒映的自己——眉骨处浮着层淡淡的玉色,指节的老茧正在剥落,露出底下莹润如瓷的新皮。
“这是……脱胎换骨的前兆。”守在洞外的张老推门进来,手里的测温仪显示洞内温度骤降至零下十七度,可陈墨周身却泛着白雾般的热气,“古籍说‘化劲至极,骨鸣如钟,肤生玉泽’,果然不假。”
陈墨抬手抚过脸颊,指尖触到的皮肤竟带着玉石的凉滑,他低头看向冰面,发现眉骨的玉色正顺着血脉往太阳穴漫延,像水墨在宣纸上晕开。这时,智能手环突然报警:“检测到骨骼密度异常提升,骨小梁结构重组中,强度已超钛合金30%。”
更惊人的变化在夜里发生。他躺在床上时,忽然感觉牙齿发麻,起初以为是寒气侵体,直到一颗臼齿轻轻脱落,落在掌心——那牙齿泛着黄渍,带着常年咀嚼留下的磨损痕迹,而牙龈处正有个尖尖的白色硬物顶出来,摸着竟没有半分痛感。
“别慌。”张老递来一面铜镜,镜中映出他的牙龈微微隆起,“蜕骨必蜕齿,这是换‘玉齿’的征兆。古籍记载,圆满化劲者重换齿骨,颗颗如玉,坚可碎铁。”
接下来的半月,陈墨每天都会脱落一两颗牙齿,新牙在旧齿脱落的瞬间便顶出牙龈,洁白得晃眼。他对着铜镜数过,新牙比寻常牙齿略宽,齿尖圆润却藏着锋锐,咬合时能清晰感觉到上下齿缝严丝合缝,像精密的齿轮。直到第三十五天,最后一颗旧齿脱落,他对着镜光张开嘴,四十颗新牙排列整齐,白得像浸过月光的羊脂玉,齿面光滑如镜,连牙医都惊叹:“这牙齿的珐琅质密度,怕是能咬碎金刚石。”
二、肤如凝脂,发若流泉
脱毛的过程比换齿更悄无声息。某天清晨,陈墨醒来时发现枕头上铺着一层细密的黑发,像落了场小范围的雪。他伸手一摸头顶,指腹沾着大把头发,可头皮却不痛不痒,反而有种卸下重担的轻快。
“别紧张,”张老端来一碗淡绿色的药汤,“这是‘蜕发’,脱尽旧发,才会长出‘玉丝’。”
药汤里飘着几片形似柳叶的草叶,是昆仑特有的“焕颜草”。陈墨喝下时微苦,片刻后便觉头皮发麻,像是有无数细针在轻轻扎刺——那是新发在毛囊里破土而出的动静。
七天后,他对着铜镜绾发时,指尖触到的不再是粗硬的发丝,而是柔软如蚕丝的新毛,色如墨玉,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试着用发带束起,发带竟轻轻滑开——新发生得极滑,却不枯不涩,像上好的绸缎。
皮肤的蜕变则像裹着一层薄茧在温水里泡透。旧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起皱、剥落,露出底下的新肤时,连张老都忍不住惊叹:“《涅槃经》里说‘佛身如琉璃’,怕是就是这般模样。”
新肤细腻得看不见毛孔,却不泛油光,透着珍珠般的润白,阳光照在手臂上,能看到淡淡的血管纹路,像玉里的棉絮。有次陈墨不小心撞到岩壁,众人都以为会留下淤青,可他抬手一看,皮肤只红了一瞬,转眼便恢复如初——新皮下的毛细血管收缩极快,修复能力远超从前。
最奇的是体温,无论外界是冰洞的酷寒还是秘境的酷暑,他的皮肤始终保持在微凉的恒温,像块被泉水浸着的暖玉。有次昆仑下暴雨,雨水落在他肩头,竟凝成圆珠滚落,不沾半分湿痕——新肤的油脂层能自动排斥水分,却又透气得很,跑跳时不会闷出汗味。
三、肉身极限:力与美的圆融
“试试这个。”张老搬来一块半人高的昆仑玉,“化劲时你能推得动,现在试试能不能……”
话没说完,陈墨已伸出手掌按在玉块上。他没有用蛮力,只觉丹田一股暖意漫向掌心,玉块竟像被无形的手托着,缓缓离地。众人看得咋舌时,他指尖轻轻一旋,玉块便在空中转了个圈,稳稳落在三步外的石台上,连边角都没磕掉一块。
“这是……‘柔劲’化境?”李默揉了揉眼睛,“从前你推玉块要沉腰发力,现在怎么像玩石子似的?”
陈墨自己也有些意外,他能清晰感觉到全身肌肉的牵引角度比从前更精妙,一块百斤重的玉,在他感知里不过是“需要调动三成肌肉就能平衡的重量”。智能系统扫描后显示:“肌肉纤维协同率100%,无多余耗能,力的传导效率达理论最大值。”
更惊人的是速度。张老让他与猎豹机器人比短跑,发令枪一响,陈墨起步时带起的风竟让机器人的传感器短暂失灵——他的步频比化劲时快了一倍,脚掌落地时的反作用力被新骨完美缓冲,跑过碎石地竟听不到脚步声。最终成绩出来,比世界短跑纪录快了0.8秒,且全程呼吸平稳,脸不红气不喘。
“这肉身,怕是触到人类的极限了。”张老抚着玉须,目光在陈墨身上流转,“你看他站在那里,肩宽腰窄,四肢比例合着‘黄金分割’,既不显得魁梧笨重,也不显瘦弱单薄,每一寸都像是被精雕细琢过。”
确实,陈墨的身形比从前更匀称,脖颈修长却不纤弱,手掌张开时指节分明却无突兀的骨感,连指甲都透着淡淡的粉白,像玉片镶嵌在指尖。有次他帮采药人摘悬崖上的“雪莲子”,仅凭指尖的附着力便能在崖壁上轻巧移动,脚掌贴合岩石的弧度严丝合缝,像天生就该在那里落脚。
四、佛身之喻:静与动的涅槃
昆仑的月夜总是格外清透。陈墨坐在峰顶的望月石上,张老忽然指着他的侧影说:“你现在的模样,倒让我想起古籍里说的‘佛陀肉身’——不是说袈裟光头,是那股‘圆满’的气。”
陈墨低头看自己的手,新肤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既不似凡人的粗糙,也不似玉石的冰冷,带着生命的温软。他轻轻握拳,能感觉到力量在经脉里流转,却不似从前那般带着“要冲破什么”的急切,反而像山涧的溪流,平静中藏着无尽的韧性。
“佛陀肉身说‘不生不灭’,”张老的声音像夜风拂过松针,“你这肉身,也快到‘不伤不灭’了。”他指的是上次陈墨为救坠崖的幼童,手臂被尖石划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可不过半刻,伤口处的血肉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愈合,只留下道浅痕,第二天连浅痕都消失了——新肉的再生能力,已远超常人认知。
陈墨忽然起身,在月光下打起拳。不是化劲时的刚猛,也不是暗劲时的暗藏,拳风里带着种“行云流水”的圆融。出拳时,空气被推开的轨迹是完美的弧线;收拳时,带起的风又恰好抵消了反作用力。他的影子在岩壁上晃动,竟与崖壁的纹路融为一体,像幅流动的画。
“这拳叫什么?”李默看得入了迷。
“无招。”陈墨收拳而立,气息均匀得像从未动过,“从前练招是为了破招,现在……”他笑了笑,月光落在他新换的玉齿上,闪着温润的光,“现在只想让每一步、每一拳,都顺着‘该有的样子’去动。”
这或许就是“佛陀肉身”的真意——不是刀枪不入的坚硬,而是“恰到好处”的圆满。他的肉身能碎铁石,却也能轻托蝶翼;能跑过猎豹,却也能静坐三天纹丝不动;能感知风的轨迹,却也能让风绕着自己流淌。
五、向新而生
蜕骨完成那天,昆仑秘境的雾突然散了,露出远处终年积雪的主峰。陈墨站在望月石上,看着朝阳从雪峰后升起,新肤吸收着晨光,泛着淡淡的金芒。
张老递来面古镜,镜背刻着“脱胎换骨”四个字。陈墨接过,镜中映出的人影让他微怔——眉眼清俊,却带着股说不清的“净”,新发生得齐肩,随风微动,四十颗玉齿在笑时轻轻露出来,白得恰到好处。
“接下来去哪?”李默问。
陈墨望向东方,那里有艘正在建造的宇宙飞船,舱门上印着他参与设计的“气血循环系统”——用化劲圆满的肉身数据,优化宇航员在星际航行中的身体调控模式。
“去看看星星。”他说,指尖轻轻拂过镜背的刻字,“这肉身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镜中的人影与雪峰、朝阳重叠,像幅刚完成的画。画里的人站在人类肉身的极限处,却望着更辽阔的、超越极限的远方。脱胎换骨后的每一寸肌肤、每一颗牙齿、每一缕发丝,都在说:所谓圆满,不是停下,是带着这副“恰好”的躯壳,继续走向未知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