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养了五日,孟明萱的身子终于痊愈。
窗外的雪一连下了三天,也终于在今日停下。
“姑娘身子可算好啦,都快急死奴婢了!”
小婵也在那一日后恢复了精神,又变回从前那俏皮活泼的样。
见孟明萱康复,一双眼睛笑得如两弯月牙般。
“是啊,若非你与莲儿照顾得当,我还不能好这么快呀。”
这些日子,她与二人关系拉近许多,也能说上些话。
或许是因裴璋那日对她的态度,又或是有人吩咐,总之,这两日殿内其余伺候的人,也对她不似从前般疏远了。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部署。
按照前世的记忆,皇帝此时身子已渐渐虚弱,因而自金秋宴上,选了几个世家贵女入宫后,便再未大肆选秀过。
而淑嫔之所以急切地将她送去给刘尽忠,替自己办事,也正是怕那些新入宫的花朵儿分了她的宠爱。
贵女之中,有一位元姓美人,出身不高,但格外美艳。
即便是前世,淑嫔得了刘尽忠助力,她依旧突出重围,短暂的受过圣宠。
为此,淑嫔曾多次将怒火宣泄在孟明萱身上。
若记得没错,她居住的兰心殿,就在裴璋私殿不远处。
裴璋从未下令让她禁足,她大可以前去拜访一二。
不过,没有正当理由,便是去了,也容易惹人怀疑。
思绪随着寒风飘远,直到小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才将她拉回现实。
“你这丫头,跑这么快做什么?又不是不知道姑娘心善,万一磕了碰了,姑娘又得心疼!”
小婵怀中抱着一束艳红的梅花,鬓边碎发被冬日凌冽的风扬起,稚嫩的面庞洋溢着比怀中花苞更娇艳明媚的笑。
她似翩翩飞舞的蝶,灵动而轻快。
折断的梅枝上仍存着昨夜的雪,被她怀中温度裹着,一点点消融。
寒风裹挟着梅花的芬芳,一缕缕地钻进鼻腔。
听着莲儿的责备,她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莲儿姐姐,你这就是嫉妒我,嫉妒我是姑娘疼爱!”
“我可聪明着呢,才不会磕着碰着的!”
自从上次之事过后,裴璋对小婵的要求也不再严苛,这丫头便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妄为,惹的莲儿拿她很是没办法。
此刻,看着她扮鬼脸的模样,也只能无奈扶额。
“小婵如今,越来越没大没小了,连你莲儿姐姐的话也不听了。”
所幸孟明萱的话,小婵还是听的,于是她帮着莲儿,开口教训一二。
小婵“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奴婢这不是想着给姑娘采些梅花,给咱们这小院子添点颜色嘛!”
“哼,知道你好心。”
孟明萱一面说,一面起身,拿帕子替她擦拭着脸上沾染的雪水,又见那满身的水渍,笑骂道:“你瞧瞧你,这雪都融化了,弄得一身是水,一会儿害了风寒,要吃药,可别叫苦!”
“哎呀!”
听了孟明萱这话,小婵反而蹙紧了两弯柳眉,露出苦恼的神情。
“早知道,去御花园折梅时便带个瓶子去了,这样,也好拿融雪水给您泡茶喝呢!”
这话一出,莲儿忽的抬手,在她光洁的脑门上敲了一记。
“你这臭丫头,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这样得来的水能干净么?万一姑娘喝了腹痛,仔细你的脑袋!”
话音刚落,小婵一撇嘴,高声反驳道:“怎么就不能喝了?这法子还是元美人教我的呢!”
小婵无意间的话语,引来了孟明萱的注意。
眼见莲儿又欲抬手去敲,她忙上前去拦。
“本就不灵光,再打,可真就成傻子了!”
这话一出,小婵立刻找到靠山似的,往孟明萱身后钻。
莲儿本就没打算追究,不过是见她跑这一趟,才做的新褂子染了泥水,这才故意逗两句,见孟明萱有意维护,无奈摇了摇头。
只伸出一根水葱似的手指,在她脑门上轻戳了一记:“罢了,看着姑娘的菩萨面,今日就饶了你!”
说罢,又坐回廊下,继续缝补一双磨破的绣花鞋。
这厢孟明萱拉着小婵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下,推了杯热茶过去,一手撑着脑袋,眨眨眼,语气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你说,是元美人教你这么做的?”
才跑回来的小婵,正巧口干,接了茶杯,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而后支起了身子,用力点点头,一双圆溜溜的杏眸亮晶晶的。
“是呀!今晨奴婢去御花园时,正巧碰上了元美人,主子见奴婢折梅,还同奴婢说,冬日里落在梅花上的雪水最是洁净,用来泡茶极好!”
稍作停顿,又道:“美人还说,雪水生在梅花间,自沾了梅花芬芳,等化了用来煮茶,茶水也会染上梅花香气,比寻常泉水,更添几分野趣。”
孟明萱闻言,心下大喜,眼角漾起一抹笑来,赞道:“元美人倒是好雅致。”
“可不是么!赶明儿奴婢就拿个小瓶子去接,也叫姑娘尝尝这雪水泡的茶!”
小婵稚嫩的面孔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如冬日暖阳般。
孟明萱胸中心思百转,指节轻敲着桌面,片刻,道:“赶明儿我和你一同去。”
“嗳!”
见孟明萱顺着自己的话接了话茬,小婵顿时眼前一亮,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挺起胸脯,嘴角翘得老高。
偷偷瞥了眼廊下纳鞋底的莲儿,洋洋自得道:“莲儿姐姐你瞧,姑娘都这样说了,可不是我执意要去啊。”
说着,还不忘炫耀似地吐吐舌头。
莲儿见状,手上动作未停,只是唇角止不住地上扬,眼尾也染了盈盈笑意。
“你这丫头,都多大了,还作这幅幼稚模样,也不怕叫姑娘笑话!”
“姑娘最好了,才不会笑话我哩!”
莲儿说不过她,便放任了她去。
随着那小人儿身影一溜烟跑出去,屋内这才归于宁静。
孟明萱望着庭前白茫茫一片,兀自出神。
而今机遇有了,就差将此事过了明路。
裴璋此人,可非善类。
一旦来日行动,叫他知晓,又得被说成“不听话”。
既如此,倒不及她主动去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