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第2章

咸阳宫的青铜灯在晨雾中散发着幽冷的光芒,嬴政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重新亮起的天幕上。三日前南北对峙的格局刚定,此刻光幕上已开始展现新的历史风云:“1677 年,南明弘光帝病逝,因其无子,由侄子朱由榔即位,年仅十六岁。新君登基后,由议政院辅政,江南士绅与商人势力趁机抬头,一场变革正在悄然酝酿。”

“主少国疑,祸乱之始!” 李斯拄着拐杖,上前几步,指着画面里朱由榔在登基大典上神色慌张的场景,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秦自孝公以来,皆立成年君主,方能稳定朝局。这南明立一黄口小儿,还让议政院辅政,简直是自毁根基!”

嬴政指尖轻轻敲击着身前的玉案,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目光扫过画面中议政院里商人代表与士绅激烈争论的场景,眼神愈发冰冷。当看到一位徽州商人代表拍案而起,要求削减皇室用度以充军饷时,始皇帝缓缓开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秦律规定,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子敢非议君上,当诛!这南明纲常败坏,恐生大乱。”

天幕的解说声响起:“1678 年,在江南士绅与商人的推动下,南明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议政院颁布《新大明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规定君主权力受议政院制约,未经议政院同意,不得颁布法令、调动军队。同时,宫廷停止招收宦官,废除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军队宣誓效忠于国家,而非君主。”

刘彻在未央宫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铜爵被震得叮当作响。“大逆不道!简直是大逆不道!” 他指着画面里议政院成员投票否决新君人事任命的场景,气得浑身发抖,“君权神授,岂能受臣子制约?当年朕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就是为了加强君权,这南明倒好,主动放弃君权,与乱臣贼子何异!”

卫青持剑侍立在旁,眉头紧锁:“陛下息怒。这君主立宪制度,看似削弱君权,实则可能是为了稳定朝局。新君年幼,若权力过大,恐被奸佞利用。当年汉武帝年幼时,也有窦太后辅政,方能稳定朝局。”

“辅政与立宪岂能同日而语?” 刘彻霍然起身,看着画面里南明军队将领宣誓效忠国家的场景,“军队乃君主之利器,岂能效忠国家?国家即君主,君主即国家!这南明军队宣誓效忠于国家,实则是架空君主,此风一开,必生兵变!”

两仪殿内,檀香袅袅,李世民正凝视着天幕上的画面,手指轻轻捻着一枚棋子,陷入沉思。画面中,南明议政院正在讨论军费预算,商人代表与军方代表据理力争,最终达成共识,增加水师军费,削减陆军开支。

“有意思。” 李世民突然笑出声,将手中的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这议政院倒有几分我朝政事堂的味道。当年朕设立政事堂,让三省六部相互制衡,也是为了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这南明的君主立宪,或许也有其可取之处。”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话虽如此,但君权过于削弱,恐导致政令不一,效率低下。当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加强中央集权,才开创了开皇之治。这南明削弱君权,未必是好事。”

“凡事有利有弊。” 李世民看着画面里南明废除宦官制度后,宫廷秩序井然的场景,“宦官专权,乃历代王朝之大患。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晚唐的宦官弑君,皆因宦官权力过大。这南明废除宦官制度,倒是明智之举。”

宣和殿内,赵佶放下手中的画笔,目光落在天幕上南明大革命的画面上。当看到《新大明律》规定士绅与商人享有同等政治权利时,他不由得感叹:“时代变了啊。当年朕重用蔡京等大臣,压制商人,如今这南明却让商人进入议政院,参与国事。”

蔡京在一旁躬身道:“陛下圣明。商人重利轻义,若让其掌握国家大权,必致国富民穷,社会动荡。当年王安石变法,重用商人,结果民怨沸腾,天下大乱。”

赵佶摇头,“未必尽然。这南明商人掌控着东南亚商路,富可敌国,若能引导其将财富用于国家建设,未必不能强国。只是,如何平衡士绅与商人的利益,是个难题。”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崇祯帝的目光死死盯着天幕上南明大革命的场景,手指紧紧攥着拳头。“荒唐!荒唐至极!” 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愤怒与不解,“朕当年兢兢业业,试图挽救大明,却因文官集团掣肘而功败垂成。这南明倒好,主动让议政院制约君权,是想重蹈大明的覆辙吗?”

王承恩跪在地上,低声道:“陛下,南明此举或许是为了避免宦官专权与外戚干政,也是无奈之举。”

“无奈之举?” 崇祯帝惨笑一声,指着画面里新君形同傀儡的场景,“这与汉献帝有何区别?朕宁愿战死,也不愿做这傀儡皇帝!”

养心殿内,西洋钟滴答作响,康熙端坐在御座上,看着天幕上的画面,神色平静。当看到南明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时,他缓缓开口:“自作孽,不可活。”

索额图在一旁道:“陛下圣明。南明削弱君权,必致内乱。我大清可趁机南下,一举灭亡南明。”

康熙摇头,“不急。南明虽行此逆举,但短期内未必会内乱。江南士绅与商人利益交织,或许能维持表面稳定。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流转,解说声响起:“1680 年,东南亚局势突变。在荷兰、英国等西洋国家的挑唆下,暹罗、缅甸、越南等国突然对南明商队强征高额关税,甚至袭击南明商栈,破坏商路。南明在东南亚的贸易遭受重创,每年损失达数百万两。”

“唇亡齿寒,此乃必然!” 李斯看着画面里暹罗军队袭击南明商队的场景,激动地说道,“秦灭六国,必先安抚周边小国,使其成为屏障。这南明只知在东南亚牟利,不知恩威并施,收服人心,如今遭此反噬,实属活该!”

嬴政看着画面里南明商人在东南亚的商栈被焚毁的场景,眉头微皱:“商路乃南明命脉,商路被毁,国力必受影响。当年秦攻百越,就是为了打通南下商路,获取犀角、象牙等物资。这南明若不能保住东南亚商路,恐难维持与清廷的对峙。”

刘彻在未央宫看着画面里西洋人在暹罗宫廷密谋的场景,气得浑身发抖:“西洋人卑劣无耻,竟挑唆小国与南明为敌!当年朕派张骞通西域,联合乌孙、大宛共抗匈奴,从未用此等卑劣手段。这南明若不奋起反击,严惩西洋人,必将威信扫地!”

卫青在一旁劝道:“陛下息怒。南明此刻内忧外患,不宜再与东南亚诸国开战。当年我朝与匈奴和亲,也是为了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这南明或许可以先与东南亚诸国谈判,暂缓局势。”

“谈判?” 刘彻冷哼一声,指着画面里缅甸国王羞辱南明使者的场景,“此等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唯有武力震慑,方能使其臣服!当年朕派郭吉出使匈奴,痛斥单于,虽未开战,却也彰显了大汉天威!”

两仪殿内,李世民看着天幕上东南亚的乱局,神色凝重。“多线作战,乃兵家大忌。” 他指着画面里南明在淮河与东南亚两线受敌的场景,“南明此刻若不能妥善处理东南亚问题,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长孙无忌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稳定东南亚局势,保住商路。可以派遣使者,分化瓦解东南亚诸国与西洋人的联盟,对顺从者加以安抚,对反抗者予以惩罚。”

“然也。” 李世民看着画面里南明水师在东南亚海域巡逻的场景,“水师乃南明之长,若能出动水师,展示武力,或许能震慑东南亚诸国。当年朕派李靖平定东突厥,就是以武力为后盾,才达成和平协议。”

宣和殿内,赵佶看着画面里东南亚的乱局,脸色苍白。“完了…… 这南明的财运要断了。” 他喃喃自语,“当年我朝依赖海上贸易,一旦商路受阻,国库便会空虚。这南明若不能打通商路,恐怕……”

蔡京在一旁道:“陛下,南明水师实力雄厚,或许能平定东南亚之乱。当年我朝虽水师薄弱,但也能遣使招抚海外诸国。”

赵佶摇头,“但愿如此吧。”

乾清宫内,崇祯帝看着画面里东南亚的乱局,眼中充满了绝望。“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他喃喃自语,“这南明内有大革命后的动荡,外有清廷与东南亚诸国的威胁,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王承恩劝道:“陛下,南明尚有江南富庶之地,未必不能渡过难关。”

“江南富庶?” 崇祯帝惨笑,“商路被毁,财富来源断绝,江南再富庶,也经不起这般消耗!”

养心殿内,康熙看着天幕上东南亚的乱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机会来了。” 他对索额图道,“传令下去,命吴三桂率军南下,进攻淮河防线。南明此刻首尾不能相顾,必能一举突破。”

索额图躬身领旨,“陛下圣明。”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流转,解说声响起:“1679 年,清军趁南明大革命后局势不稳,再次南下,由吴三桂统领二十万大军,猛攻淮河防线。南明水师主力被牵制在东南亚,陆军节节败退,双方最终对峙于淮河,南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面受敌,此乃绝境!” 李斯看着画面里南明在淮河、东南亚两线作战,国内又动荡不安的场景,感叹道,“秦灭六国,从不会让自己陷入如此境地。这南明决策失误,咎由自取!”

嬴政看着画面里新君在议政院苦苦哀求增加军费的场景,冷哼一声:“君主立宪,看似民主,实则低效。秦之决策,皆由君主一言而决,效率极高。这南明遇事需议政院投票,错失良机,焉能不败?”

刘彻在未央宫看着画面里南明军队在淮河防线苦苦支撑的场景,叹了口气:“这南明,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当年朕虽面临匈奴、百越等多方威胁,却能从容应对,靠的就是强大的君权与高效的决策。”

卫青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君权乃国家之核心,君权不稳,国家必乱。这南明削弱君权,实乃取祸之道。”

两仪殿内,李世民看着天幕上南明陷入困境的画面,神色复杂。“成也变革,败也变革。” 他感叹道,“这君主立宪制度,若能在承平时期推行,或许能稳定朝局。但在乱世之中,必致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危机。”

长孙无忌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当年隋炀帝推行科举,虽为后世奠定基础,却因操之过急,引发民变。这南明在内外交困之际推行大革命,实属不智。”

宣和殿内,赵佶看着画面里南明陷入困境的场景,叹了口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我朝在靖康之变前,也是内忧外患,最终走向灭亡。这南明…… 怕是也难逃此劫。”

蔡京在一旁道:“陛下,世事无绝对。或许南明能有奇迹发生,渡过难关。”

赵佶摇头,“奇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奇迹是不存在的。”

乾清宫内,崇祯帝看着画面里南明陷入困境的场景,眼中流下两行泪水。“朕仿佛看到了大明的结局。” 他喃喃自语,“这南明,终究还是步了大明的后尘。”

王承恩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养心殿内,康熙看着天幕上南明陷入困境的画面,神色平静。“大局已定。” 他对索额图道,“只需再施加一些压力,南明必亡。”

索额图躬身领旨,“陛下圣明。”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淡去,解说声响起:“南明陷入淮河对峙与东南亚商路危机的双重困境,国内人心惶惶,议政院争论不休,新君束手无策。这看似强大的江南政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嬴政看着天幕消失的方向,冷哼一声:“此乃天数,非人力所能挽回。”

刘彻在未央宫踱来踱去,神色凝重。“这南明的结局,或许能给后世留下一个教训。”

李世民在两仪殿内,重新拿起棋子,陷入沉思。

赵佶在宣和殿内,放下画笔,目光呆滞。

崇祯帝在乾清宫内,闭上双眼,泪水无声滑落。

康熙在养心殿内,嘴角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各朝宫殿内,帝王们心思各异,但都清楚,南明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关键时刻。

欲知南明能否渡过难关,且听下回分解。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