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历史古代小说《包公断奇案》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包公公孙等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一凡红尘笑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完结,《包公断奇案》小说170158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包公断奇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熙宁七年的冬天,陇西地区的寒风犹如刀子一般刺骨。在这严寒的天气里,包拯手持尚方宝剑,肩负着巡察边陲的重任。然而,他尚未踏入渭州城,就已经听到了一阵凄惨的哀号声。
循着声音,包拯来到了营门外,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只见一名骨瘦如柴的老兵正蹲在地上,煮着一条皮带。那皮带显然已经被煮得发软,老兵正准备将它当作食物吞下肚去。
“这是怎么回事?”包拯怒不可遏,质问一旁的都监,“朝廷的粮食呢?!”
都监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颤抖着双手捧出一块霉烂的豆饼,结结巴巴地说:“转运司说……只有这些了。”
包拯见状,心中的怒火愈发燃烧起来。他二话不说,径直冲向粮仓。守仓吏想要阻拦,但哪里拦得住包拯。
当包拯推开粮仓的大门时,一股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定睛一看,只见数千袋所谓的“军粮”高高地摞成了一座山。
展昭见状,立刻挥起手中的刀,狠狠地割开了一袋粮食。刹那间,黑色的沙粒如瀑布般倾泻而出,洒满了一地。
包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他又挥刀割开了另一袋粮食,结果同样是黄沙漫天。
“好个沙里淘金!”包拯冷笑,第三刀劈向袋角,“唰”地滚出灿灿金沙!
转运使张昌疾步赶来:“包大人!此必刁民栽赃…”
包拯将金沙砸在他脸上:“栽赃?这袋角‘张记’火印也是栽赃?!”
当夜,押粮官陈忠“自缢”于军帐。遗书称:“愧对将士,吞粮五万石自尽”。
包拯验尸时,陈忠幼女突然从尸床下钻出,递上染血的账本:“爹爹早知要被害,真账在此!”
账本触目惊心:
【九月廿三 收西夏金沙千两 抵霉豆五百石】
【十月初七 以沙充粮二千石 省银三万】
末页血字:“张昌通敌,粮尽城危!”
“追!”包拯兵分两路,“展昭截沙漠驼队!本官查秦州金坊!”
秦州胭脂巷,表面勾栏暗藏金窟。包拯破门时,匠人正熔铸带“夏”字的金锭!炉边账簿记录:张昌半年私运金沙八万两,相当十万石军粮!
“报——”探马满身是血冲入,“展护卫遭伏击!驼队转向黑水峡!”
张昌突然狂笑:“包拯!此刻西夏铁鹞子正踏平渭州!”
城楼烽火冲天!包拯拽张昌登城,见西夏铁骑已冲破外城。守军饿得拉不开弓,眼看城门将破…
“取金沙来!”包拯喝令,“开西角门!撒金!”
金沙如瀑泻入敌阵。夏军见金疯抢,阵型大乱。突听峡谷巨响——展昭炸塌山石,洪水般的金沙裹着乱石吞没敌军!
包拯将张昌按在铡刀前:“这一铡,祭渭州粮!”
铡落头飞,三军雷动。
紫宸殿上,包拯呈上带血金锭与《五联勘合疏》:
“一联存户部,二联存边军,三联存运司,四联存御史台,五联存粮户。五符契合,方许开仓!”
王安石含泪捧起金沙:“此非沙粒,是将士骨血!”
离边那日,渭州军民以金沙嵌字,铸“戒贪铡”立于粮仓前。风雪中,运粮车轧过冻土,每辆车板都深深刻着三个字——
**包公粮**
[本案完]
本案历史原型:
融合熙宁五年王韶收复河州时的军粮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7)及元丰四年种谔军金沙贪腐案(《宋会要辑稿》)。宋代军粮掺沙、以霉粮充好屡见记载,包拯作为反腐象征融入边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