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执笔为灯照山河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执笔为灯照山河

作者:辛卯粒子

字数:113042字

2025-08-17 08:31:51 连载

简介

喜欢快穿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执笔为灯照山河》?作者“辛卯粒子”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林默/陈硕谢明璃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执笔为灯照山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琼林苑内,灯火辉煌,恍如白昼。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丝竹管弦,悠扬悦耳。雕梁画栋的殿宇间,身着华美宫装的侍女穿梭如蝶,奉上珍馐美馔,玉液琼浆。空气中弥漫着名贵香料、醇厚酒香与食物馥郁的混合气息。

这里,是专为新科进士,尤其是三鼎甲而设的琼林盛宴。是帝国对读书人最高荣誉的加冕礼,更是踏入顶级权力圈子的敲门砖。

今夜的绝对焦点,无疑是那位身披大红状元袍、头戴金花乌纱帽的新科状元——陈砚。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来自同科进士的羡慕与探究,有来自王公贵族的审视与好奇,更有来自朝堂重臣的深沉打量。他站在人群中央,那身崭新的、象征着无上荣耀的状元袍,与他依旧略显清瘦的身形、以及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些许风霜之色,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反差。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行走间,左腿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的微跛——那是穿越之初坠崖留下的印记,也是他一路走来的无声勋章。

然而,当众人目光触及他那双眼睛时,所有的反差感都瞬间被另一种气质所覆盖。

那不再是崖底醒来时的迷茫与绝望,也不是“鸡毛店”苦读时的疲惫与专注,更不是面对考官时的锐利与锋芒。而是一种沉静如深潭的从容,一种渊渟岳峙的镇定,一种不卑不亢、仿佛天生就该立于人前的泰然。

举止得体,风仪初显:

【礼仪周到: 面对皇帝的勉励,他依足古礼,躬身谢恩,动作流畅自然,毫无新贵的局促或得意忘形。对宰相谢安邦等重臣的祝贺,他亦谦逊有礼,应答得体,既不失恭敬,又不显谄媚。】

【应对从容:当一些或真心或假意的同僚上前攀谈祝贺时,他微笑颔首,言语简洁而真诚,没有夸夸其谈,也没有刻意回避。那份沉稳的气度,让一些本想看他“寒门露怯”的人暗暗心惊。】

谈吐见识,石破天惊:

真正的风暴,在酒过三巡、气氛稍显随意后,悄然掀起。

话题自然围绕着殿试策论、时政民生展开。起初,是一些年轻的进士或世家子弟高谈阔论,引经据典,或空谈仁义道德,或炫耀家世见闻。

林默(陈砚)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倾听,偶尔浅酌杯中清酒。直到话题被有意无意地引到了他策论中那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上。

一位须发皆白、以清流自居的老翰林,捋着胡须,带着几分考校和质疑的语气开口:“陈状元殿试雄文,振聋发聩,老朽拜读,深为感佩。然则,老夫有一惑。状元所倡‘吏治制衡’、‘独立监察’,立意虽高,然则…祖宗法度,行之有年,骤然更张,恐失之过急,反生祸乱?且这‘独立’二字,置于何处?置于何人之下?权责几何?岂非易生掣肘,反致朝堂纷争?”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许多目光投向陈砚,有担忧,有期待,也有幸灾乐祸。这是保守派对新锐思想的第一次公开质疑。

林默(陈砚)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地迎向老翰林,没有丝毫闪躲。他并未立刻反驳,而是先微微欠身,以示对长者的尊重。

“老大人所虑,深谋远虑,切中肯綮。” 他先肯定对方,声音清朗,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遍殿宇角落,“变法维新,确需慎之又慎,如履薄冰。”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沉稳而有力:

“然则,学生斗胆请问老大人。观今之吏治,积弊日久,门阀盘根,人情交织,贪墨横行,效率低下。此等情状,若固守‘祖宗成法’,讳疾忌医,只恐沉疴日重,终至病入膏肓,药石罔效!彼时,祸乱内生,动摇国本,悔之晚矣!‘制衡’、‘监察’,非为生乱,实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唯有以制度之明,破人情之私;以权力之衡,防一家独大。至于‘独立监察’置于何处?权责几何?此乃具体施行之细则,自当由圣心独断,朝堂公议,周密设计,徐徐图之。其核心,在于确保其超然独立,直达天听,方能不受掣肘,明察秋毫!此非掣肘,实为加固堤坝,以御洪水也!”

他没有引用艰深典故,而是用最清晰、最形象、最具逻辑性的语言,将“制度制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操作性层层剖析!把“改革”比喻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把“制衡”比喻为“加固堤坝”,既犀利又生动,直指问题核心!更巧妙地将最终决策权归于皇帝,同时强调“周密设计,徐徐图之”,化解了对方“操之过急”的指责。

老翰林张了张嘴,一时竟被这清晰透彻、逻辑严密的论述噎住,找不到反驳的切入点,只能捻须沉吟,脸色变幻不定。

这时,另一位对“藏富于民”颇有兴趣的实权派官员接过话头:“状元公‘藏富于民’之论,令人耳目一新。然则,国用浩繁,边饷、河工、官俸…皆赖赋税。若轻徭薄赋,国库空虚,何以支应?岂非自毁长城?”

林默(陈砚)从容应对,条理分明:

“大人明鉴。‘藏富于民’绝非竭泽而渔之反,实乃放水养鱼之策!”

“其一,轻徭薄赋,使民有余财,则**百业可兴!商旅流通,工坊林立,市井繁荣。税基拓宽,看似税率稍减,实则税源丰沛,总量未必减少,反可能增加!此乃源活水清之理!”

“其二,民富则社稷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安居乐业,则盗匪自息,赈济可减,朝廷维稳之耗费亦随之大减!”

“其三,学生亦言‘发展基建’、‘推广良技’!朝廷投资水利道路,可惠及长远;推广农技,可倍增产出!此乃开源之道,远胜于一味在枯竭之民力上节流!”

“其四,汰冗兵,简政事,省下之靡费,亦可补国库之需!开源节流并举,方为理财正道!”

他再次运用现代经济学思维,将“藏富于民”与“国库充盈”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清晰透彻,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融合底蕴,折服群伦:

他的谈吐,不仅仅是观点的犀利和逻辑的严密,更融合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超越时代的视野。

当有人谈及边塞风光,他能信手拈来这个世界未曾有过的雄浑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十字,意境全出,令在座文人击节赞叹!

当讨论到历史兴衰,他能跳出本世界史书的窠臼,以更高维度分析王朝周期律的内在逻辑,指出“民心向背”是根本,其见解之深刻,让专研史学的老臣都陷入沉思。

他言谈间流露出的那种“悲悯苍生”的情怀,并非刻意标榜,而是自然流露。谈及流民之苦、赋税之重时,那份沉痛与责任感,真挚动人。

老臣动容,宰相青眼:

起初带着审视目光的朝堂重臣们,眼神渐渐变了。从好奇,到惊讶,再到欣赏,甚至震撼!

那位提问的老翰林,虽未必完全认同其观点,但对其清晰的思路、从容的气度和敢于直言的胆识,也不由得微微颔首,眼中少了质疑,多了几分复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此子,绝非纸上谈兵的腐儒!

而端坐主位附近的宰相谢安邦,则始终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林默(陈砚)。他听着状元郎侃侃而谈,看着他不卑不亢地应对质疑,条分缕析地阐述政见,那份沉稳大气,那份深邃洞见,那份悲悯情怀… 都与他殿试文章中展现出的风骨一脉相承,甚至更加鲜活生动!

谢安邦的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了欣慰而激赏的笑意。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扫过满座英才,最终定格在那袭大红状元袍上,心中已然笃定:

“此子,文魁之才,宰辅之器!其胸襟气度,见识谈吐,远非池中之物!我大胤… 得此栋梁,实乃天幸!”

琼林宴上,觥筹交错,笑语喧哗。而新科状元陈砚,凭借其融合了现代思维与古典底蕴的非凡谈吐见识,以及那份在苦难中淬炼出的、不卑不亢的独特气质,已然在帝国最高层的权力圈层中,投下了一颗比金榜题名更为耀眼的星辰!

风光无限,只是表象。

真正的锋芒,已在谈笑间悄然展露。

而这一切,都被一双藏在屏风后、饱含智慧与好奇的剪水秋瞳,默默地、深深地印在了心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