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的回复比预想中来得快。
第二天下午,林晚正对着电脑修改博物馆的设计草图,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串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接起,听筒里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请问是林晚设计师吗?我是市文物局的周明,关于南城37号建筑的认定申请,想和你聊聊。”
林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周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结果吗?”
“我们初步核查了您提供的资料,37号确实符合‘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认定标准。”周明的声音带着笑意,“特别是那些电报底稿和日记,填补了我市抗战时期通讯史的空白,非常有价值。我们准备明天派人去现场勘查,正式启动保护程序。”
林晚几乎要跳起来:“真的?太好了!”
“不过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周明话锋一转,“开发商那边似乎不太配合,刚才张总给我们打了电话,说项目进度不能停……”
林晚的兴奋瞬间冷却了大半:“他还想拆?”
“倒不是强拆,只是想在保护范围外加快施工,可能会对37号的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周明顿了顿,“林设计师,您是项目主设计师,能不能协调一下?最好能在保护建筑和开发项目之间找到平衡。”
挂了电话,林晚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张总的意图很明显——就算拆不了37号,也要用周边施工来施压,逼他们让步。
她正想着该怎么应对,苏漾的消息弹了进来:“林晚,快来画室!有惊喜!”
林晚拿着手机走到画室时,推开门就看见满屋子的人。张奶奶坐在沙发上,旁边围着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苏漾正站在画架前,给大家看那些从阁楼里找到的日记。
“……民国三十一年那场雪下得真大,发报机都冻住了,小漾给我送了热水袋,捂了半天才暖和过来……”苏漾念着日记里的内容,老人们听得眼眶发红。
“这不是老周家的丫头吗?”一个戴眼镜的老爷爷指着日记里的素描,“我小时候见过她,梳着两条大辫子,笑起来有两个酒窝……”
“她总给我们这些孩子糖吃,说‘多吃糖,日子就甜了’。”另一个老奶奶抹了抹眼泪,“后来听说她没了,心疼了好一阵子……”
林晚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有了主意。她走到苏漾身边,低声说:“文物局明天来勘查,但张总想加快周边施工,可能会影响37号。”
苏漾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怎么能这样?”
“我有个想法。”林晚看向屋里的老人们,“能不能请大家明天跟文物局的人说说37号的故事?还有这些日记和电报,都是最好的证明。只要能把37号划入核心保护范围,开发商就不能随便动周边的土地。”
“我们去!”张奶奶第一个站起来,拍着胸脯,“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非得让他们知道,这房子不是没人疼的!”
“对,我们都去!”老人们纷纷响应,“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哪块砖哪片瓦有故事,我们都门儿清!”
看着老人们激动的样子,林晚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原本以为,旧城改造只是一场冰冷的博弈,却没想到,在这些老巷深处,藏着这么多滚烫的情感。
当天晚上,林晚把老人们的口述整理成文字,又配上那些日记和电报的照片,做成了一份厚厚的资料。苏漾则在一旁画插画,把日记里提到的场景——老槐树、发报机、送热水袋的小姑娘——一一画了出来,图文并茂,像一本温暖的故事书。
“你画得真好。”林晚看着画纸上那个梳着大辫子的电报员,忍不住赞叹。
“以前奶奶总给我讲她姑姑的故事,听得多了,就像亲眼见过一样。”苏漾放下画笔,伸了个懒腰,“说起来,还得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坚持要找证据,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些。”
“是这些老东西自己不想被忘记。”林晚看着窗外的月光,“它们在等一个能听懂它们说话的人。”
苏漾笑了,拿起桌上的一块槐花糕递过去:“刚热过的,尝尝。”
林晚咬了一口,甜味在舌尖散开时,突然想起日记里那句“多吃糖,日子就甜了”。或许真的是这样,生活里总有苦,但只要有一点甜,就能撑着走下去。
第二天上午,文物局的人准时来了。周明带着两个年轻助手,拿着测量仪在37号里里外外勘查。老人们围在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讲着故事,张奶奶更是拉着周明的手,把日记里的内容念了一遍又一遍。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啊。”周明看着那些日记和电报底稿,感慨不已,“林设计师,您放心,我们会尽快出具保护认定,不仅37号本身,周边五米范围都划入保护带,禁止大型施工。”
林晚和苏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松一口气的笑意。
就在这时,林晚的手机响了,是张总打来的。她走到一边接起,听筒里传来张总恼怒的声音:“林晚,你是不是搞的鬼?文物局凭什么不让施工?我告诉你,要是项目拖期,你负得起责任吗?”
“张总,保护历史建筑是法律规定,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林晚的声音很平静,“而且我已经修改了方案,在保护带外调整了施工路线,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你……”张总气得说不出话,半晌才撂下一句,“你等着!”
挂了电话,林晚转过身,看见苏漾正看着她,眼里带着点担忧。“没事了。”林晚笑了笑,“37号保住了。”
苏漾走过来,悄悄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心暖暖的,带着颜料的清香。林晚愣了一下,没有松开。
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撒了一把碎金。远处传来老人们的笑声,还有周明和助手讨论的声音,一切都像日记里期盼的那样——和平,安宁,带着淡淡的甜味。
林晚看着苏漾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场归乡之旅,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一个旧城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