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历史古代小说唐锻讲述了林墨王二柱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爱吃香椿鱼儿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唐锻》以87771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唐锻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成了!” 秦六激动得声音都发颤,把泥坯递给林默,“你看,这硬度,千五百度肯定扛得住!” 林默接过泥坯,掂了掂重量,又用锉刀锉了一下,锉下来的粉末很细,没有颗粒感:“这泥坯成了,接下来就建试验炉。”
试验炉建在工坊的角落,一尺高,内径半尺,用新烧好的耐火泥坯砌成。炉底留了个小小的进风口,连接着改良的小风箱;炉顶是活动的炉盖,方便添加铁料和燃料;侧面靠近炉底的位置,留了个出铁口,用湿泥暂时堵住。
第一次试炉,王二柱拉着风箱,秦六往炉子里加了木炭和小块的铁矿粉。炉火渐渐烧起来,从一开始的暗红色,慢慢变成橘红色,最后变成亮白色,炉壁也被烧得通红。林默盯着火焰,不时让秦六添加木炭:“温度差不多了,加铁料!” 秦六小心翼翼地把小块的废铁放进炉子里,铁料很快就被烧得通红,慢慢熔化成铁水。
“开出口!” 林默喊道,王二柱赶紧用小铁锤敲开出铁口的湿泥,一股赤红的铁水缓缓流出来,注入旁边的泥模里。铁水流动得很顺畅,没有之前废铁熔化时的杂质。冷却后,敲开泥模,里面是一块小小的钢锭,表面泛着淡淡的银霜,没有气孔和砂眼。
秦六拿起钢锭,用小锤敲了敲,声音清越,没有杂音:“这钢锭比咱们收的废铁好多了!” 他又用锉刀锉了锉,钢屑很均匀:“要是用这钢锭打铁,肯定结实!” 可林默却摇了摇头:“还不够,这钢的含碳量太高,太脆,得精炼。”
他拿出之前画的分层加碳示意图,铺在桌上:“冶高碳钢,得像沏茶一样,分三次加碳。第一次加碳在铁料刚熔化时,加少量的木炭粉,让铁水初步增碳;第二次在铁水完全熔化后,加适量的木炭粉,调整含碳量;第三次在出铁前,加少量的石墨粉,让碳分布更均匀。这样炼出来的钢,既能保证硬度,又有韧性,不会太脆。”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反复试验分层加碳的比例。第一次,第一次加碳太多,钢锭太脆,一敲就断;第二次,第二次加碳太少,钢锭太软,用锤子一砸就变形;第三次,他们调整了每次加碳的量,第一次加总量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加三分之一,第三次加三分之一,炼出来的钢锭,用锤子敲,能弯成满月而不断,松开后还能恢复原状,用锉刀锉,硬度也足够。
“这钢成了!” 秦六拿着钢锭,激动地在工坊里走了一圈,给每个工匠都看了看,“咱们以后不用再愁废铁质量了,自己能炼出好钢!” 工匠们也都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满是兴奋 —— 有了好钢,他们就能打出更好的农具,工坊的生意也能更红火。
接下来就是建大竖炉。王二柱带着伙计们,用了整整五天时间,把工坊后面的空地平整好,打下坚实的地基;秦六则带着工匠们,用耐火泥坯砌炉体,每砌一层,都要仔细检查垂直度和密封性,确保炉体稳固;林默则负责安装进风口和出铁口,进风口连接着改良的双层风箱,比之前的小风箱风力更大,能让炉火更旺;出铁口则做了个活动的铁闸,方便控制出铁。
开炉那天,天还没亮,工坊里就挤满了人,不仅有工坊的工匠,还有附近的农户和铁匠铺的匠人,连李铁匠都特意赶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坛酒,说是要给林默他们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