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悬疑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无常契:人间寻真录》?作者“6步悠然6”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豆包冬雪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无常契:人间寻真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白露的清晨,百善堂的木窗刚推开一条缝,就飘进了带着凉意的桂花香。冬雪正弯腰整理“阴阳防骗指南”的宣传册,指尖刚碰到纸页,就听见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位穿着熨帖西装的中年男人闯了进来,西装领口沾着汗,手里紧紧攥着块泛着冷光的古玉,脸色白得像纸。
“冬雪姑娘,豆包先生,求你们救救我店里的伙计!”男人叫老陈,是街角“藏珍阁”的古玩店老板,说话时声音都在抖,“这块玉是昨天收的,小郑拿在手里看了没半个时辰,就跟丢了魂似的,现在在店里砸东西,还说‘要拿命偿’,我拉都拉不住!”
豆包放下手里的地府文书,起身接过古玉。指尖刚触到玉面,一股刺骨的寒意就顺着指尖往上爬,比之前网游邪灵的阴气更霸道,还裹着淡淡的、陈年的血腥味。他眉头瞬间拧紧,从袖中取出判官笔,笔尖金光轻轻扫过玉面,原本光滑的玉身上,竟浮现出一道扭曲的符咒——那是地府禁术里的“噬魂咒”,专靠吸食活人的魂魄滋养邪煞。
“是块染了人命的噬魂玉。”豆包把古玉放在铺着黄符的托盘里,生怕阴气再散出来,“当年应该是邪道用来祭祀的东西,玉里困着的怨气,是死在符咒下的人留的,小郑现在是被这怨气附了身,再拖下去,魂魄会被玉彻底吸走。”
冬雪凑过来,看见古玉的缝隙里藏着一丝暗红色的痕迹,像干涸的血痂。她抬头看向老陈,语气里带着急:“老陈,卖玉给你的人没说它的来历吗?这种邪物,哪能随便收!”老陈搓着手,懊悔得直跺脚:“那游商就说是清代的老玉,我看玉质好,就没多问……都怪我贪心,害了小郑!”
三人往古玩店赶的路上,老陈还在絮絮叨叨地说:“小郑跟着我三年了,从学徒到伙计,踏实得很,家里还有个生病的妈要养,要是他出点事,我怎么跟他家里人交代啊……”说着,眼眶就红了。豆包拍了拍他的肩,声音沉缓:“先别急,我们会把小郑救回来的。”
刚到古玩店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哐当”的碎瓷声。推开门一看,店里满地都是瓷器碎片,伙计小郑正攥着一把铜锤,眼神空洞地盯着货架上的玉瓶,嘴里机械地重复着:“偿命……该偿命了……”他的手腕上缠着一圈黑雾,像活物似的,正顺着手臂往心口爬,脸色已经青得发灰。
“小郑!”老陈想冲上去,却被豆包一把拉住。“别靠近,怨气会缠上你!”豆包说着,立刻举起判官笔,笔尖金光直射小郑的手腕,黑雾被金光一烫,瞬间缩了回去,小郑的动作也顿了顿。
冬雪趁机绕到小郑身后,她知道被怨气附身的人最忌硬来,于是放缓声音,轻声喊:“小郑,你还记得你妈昨天给你炖的排骨汤吗?她说等你发了工资,就带你去医院复查腿伤,你忘了?”
小郑的身体明显晃了一下,空洞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他手里的铜锤松了松,嘴里的“偿命”也停了。冬雪继续说:“你还跟我说,想攒钱给你妈换个大点的房子,让她冬天不用再冻着膝盖,这些你都忘了吗?”
“妈……房子……”小郑喃喃地重复着,眼眶慢慢红了。缠在他手腕上的黑雾,也因为这丝清明,开始变得稀薄。豆包抓住机会,判官笔金光暴涨,一道光绳缠住小郑的手腕,将黑雾一点点从他体内剥离,最后引向托盘里的古玉——那才是怨气该待的地方。
黑雾被吸回古玉的瞬间,小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铜锤掉在地上,他捂着头,声音沙哑:“陈哥……我刚才好像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人抓着我的手砸东西,我控制不住……”
老陈立刻跑过去,扶起小郑,眼眶通红:“没事了没事了,冬雪姑娘和豆包先生救了你,以后咱再也不碰这种邪门东西了!”小郑抬头看向冬雪和豆包,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真的就……”
豆包把古玉用黄符裹紧,放进特制的封印盒里:“这玉我会带回地府销毁,以后收古玩,记得先查清楚来历,别再贪小便宜吃大亏。”老陈连连点头,从抽屉里拿出钱要谢他们,却被冬雪拦住:“钱不用了,你多照顾小郑,给他放几天假,让他好好陪陪他妈妈。”
离开古玩店时,阳光已经升得很高,桂花香更浓了。老陈和小郑站在门口,一直看着他们走远。冬雪晃了晃腰间的银铃,清脆的声音驱散了残留的凉意:“刚才你让我跟小郑说他妈妈的事,是故意的吧?知道家人是他的软肋。”
豆包侧过头看她,嘴角带着浅淡的笑:“你不也一样?早就从老陈的话里记着小郑的事了。”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有时候,解开邪祟的不是金光符咒,而是人心底最软的牵挂,是那些舍不得、放不下的感情。
回到百善堂,冬雪把“噬魂玉附身”的案例补充进“阴阳防骗指南”,还特意加了一句:“邪物易躲,执念难防,但家人的牵挂,永远是最好的护身符。”豆包则坐在桌边,写着地府的报备文书,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窗外的桂花香混在一起,温柔又安稳。
他们知道,以后还会遇到更多藏着怨气的邪物,但只要记得,人心底的温暖比金光更有力量,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像今天,一块染了血的古玉,最终败给的,是一个少年对母亲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