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小说《青灰已橙红》章节阅读

青灰已橙红

作者:新的开始鸿

字数:89059字

2025-09-30 08:47:07 完结

简介

青灰已橙红》是“新的开始鸿”的又一力作,本书以青灰已橙红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女频衍生故事。目前已更新89059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青灰已橙红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青灰与橙红》第一章:墙面上的争执

深秋的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拾光”书店的玻璃门上叩出细碎的声响。苏橙背着半人高的画具包,站在书店门口,仰头望着即将由她执笔绘制墙面插画的建筑。

这是一栋老建筑改造的书店,外墙还残留着岁月的斑驳,而内部,正由一位名叫顾青的建筑设计师进行整体空间规划。苏橙是被书店老板亲自请来的,任务是在书店最显眼的一面白墙上,创作一幅能“点亮整个空间,又不喧宾夺主”的插画。

她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书店的玻璃门。

书店内部还在施工收尾阶段,空气中弥漫着新刷的墙漆和木材的混合气味。几个工人正在调整书架的位置,见她进来,其中一个指了指深处:“苏小姐是吧?顾设计师在里面等你。”

苏橙道了声谢,循着指引往里走。穿过堆满设计图纸的过道,她看到一个穿着浅灰色西装的男人,正背对着她,站在那面待画的白墙前,似乎在和施工队的人讨论着什么。

男人身形挺拔,肩线利落,即便是最简单的站姿,也透着一种克制的秩序感。苏橙走近时,他恰好转过身。

那是一张极其俊朗的脸,轮廓分明,眉眼深邃,只是神情过于冷淡,像被薄冰覆盖的湖面,没什么温度。他的目光落在苏橙身上,准确地说,是落在她怀里抱着的那盒颜料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你是苏橙?”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

“是我。顾设计师您好,我来对接墙面插画的事。”苏橙礼貌地伸出手。

顾青迟疑了一瞬,才不紧不慢地抬手,指尖轻触她的指尖,很快便收回。“顾青。”他言简意赅,随即侧身,让她看到那面白墙,“这是你要画的地方。我的要求是,色彩必须克制,不能破坏空间的整体调性。”

苏橙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面墙占据了整个书店的视觉中心,旁边是一排高大的落地窗,采光极好。她蹲下身,从画具包里拿出速写本和铅笔,一边在纸上快速勾勒着空间结构,一边说:“顾设计师,我理解您对空间调性的把控。但书店的核心是‘光’和‘暖’,我想用一些温暖的橙红色系,在白墙的基础上……”

“不行。”顾青直接打断她,语气不容置喙,“橙红色过于跳脱,会打破我设计的青灰色调平衡。我需要的是低饱和度的、能融入空间的色彩,比如米白,或者浅灰蓝。”

苏橙握着铅笔的手顿了一下,她抬起头,看向顾青:“顾设计师,书店不是冰冷的建筑模型,它需要温度。读者走进来,看到的不该只是钢筋水泥的结构,还应该有能让他们停留、让心灵松弛的色彩。橙红色是暖的,是有生命力的,它能和您的青灰色形成对话,而不是冲突。”

顾青的眉头蹙得更紧了。他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插画师,会有如此清晰且坚定的表达。他审视地看着苏橙,试图从她平静的脸上找到一丝退让的痕迹,却只看到了她眼中对色彩的执着。

“我的设计,不需要‘对话’,只需要‘统一’。”顾青的声音冷了几分,“如果你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来,这个项目可以换人。”

这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苏橙一下。她攥紧了速写本,指节微微泛白。作为一个靠作品说话的插画师,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创作理念被如此轻易地否定,更不能接受“换人”的威胁。

“顾设计师,”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我尊重您的建筑设计,但也请您尊重我的专业判断。或许我们可以找书店老板一起沟通一下?毕竟,这面墙最终是服务于读者的。”

顾青沉默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插画师,她的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韧性,像她坚持的橙红色一样,热烈而执着。他不得不承认,她的话有道理。书店的最终使用者是读者,而非他这个设计师。

就在这时,书店老板从外面匆匆进来,看到两人似乎有些僵持的局面,连忙打圆场:“顾设计师,苏小姐,你们都到了?来来来,我们一起聊聊那面墙的事。”

老板是个和蔼的中年人,他先听了顾青对空间调性的要求,又听了苏橙对色彩温度的阐述,笑呵呵地打了个圆场:“我觉得……可以各让一步嘛。顾设计师,苏小姐的橙红色确实有她的道理,书店嘛,是该有点暖乎乎的感觉。苏小姐,你也体谅一下顾设计师的专业,他对空间的把控很厉害的,咱们的书店能有现在的样子,多亏了他。这样,你们俩先各自出个方案,我们再一起看,好不好?”

顾青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苏橙也点了点头,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儿。她倒要看看,这个信奉“青灰至上”的设计师,和她这个坚持“橙红温暖”的插画师,最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当天下午,苏橙便在附近找了个咖啡馆,铺开画纸,开始构思她的橙红色系书店插画。她想象着读者们在暖色调的墙画下,或静坐阅读,或低声交谈的场景,笔尖的橙红色在纸上晕染开来,像一簇簇跳跃的火焰。

而在书店的另一端,顾青站在那面白墙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钢笔。他脑海里反复回放着苏橙那双执着的眼睛,以及她所说的“书店需要温度”。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设计的空间,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上都做到了极致,但或许,真的缺少了那么一点……人情味。

他拿出手机,翻出苏橙的社交账号——她的个人主页上,满是各种温暖的插画,有街角的猫咪,有清晨的阳光,还有……一幅画着橙色天空的速写,配文是:“世界再冷,总有一处色彩能温暖你。”

顾青的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终,他轻轻叹了口气,关掉了手机。

这场关于“墙面色彩”的争执,只是一个开始。他有种预感,这个叫苏橙的插画师,和她的橙红色,会在他固若金汤的“青灰世界”里,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

接下来的几天,苏橙和顾青开始了频繁的工作交集。

苏橙需要根据书店的空间布局和书籍分类,来调整插画的构图和细节,这意味着她必须不断地和顾青沟通空间的动线、书架的高度、灯光的角度等问题。

起初,两人的交流依旧带着几分剑拔弩张的意味。顾青坚持他的空间逻辑,苏橙则据理力争她的色彩表达,常常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讨论上大半天。

书店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这两个才华横溢却又异常坚持的年轻人,真的因为理念不合而闹得不愉快。但奇怪的是,虽然表面上争论不断,可书店那面白墙的筹备工作,却在这种“拉锯战”中,悄然推进着。

苏橙渐渐发现,顾青虽然表面冷淡,但在专业上却极其严谨且细致。

有一次,她正在脚手架上勾勒初稿,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恰好直射在她的画布上,刺得她眼睛生疼,画画的手也不由晃了一下。她皱着眉,正想找个东西挡一挡,却发现头顶的灯光不知何时被调整了角度,那道刺眼的阳光被巧妙地避开了,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室内光线,正好打在她的画布上,让色彩的呈现更加准确。

她疑惑地抬头,看到顾青站在不远处的书架旁,手里拿着一个调光器,似乎刚刚调整过什么。他感觉到她的目光,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便移开视线,继续看他的设计图纸了。

苏橙心里微动,没说什么,低下头,继续专注地画画。

还有一次,她画到一半,发现常用的那支赭石色马克笔没水了。这是她习惯的色系,临时换色会影响整体效果。她有些懊恼地放下笔,正准备下楼去买,一转身,却发现自己的画具箱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支崭新的赭石色马克笔,包装都还没拆。

她环顾四周,工人们都在忙自己的活,顾青则在和施工队讨论天花板的材质。她拿起那支马克笔,笔杆上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度。

这些细微的举动,像投入冰湖的石子,在苏橙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她原本以为顾青是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变通的“建筑机器”,却没想到他冰冷的外壳下,竟藏着这样不动声色的细心。

而顾青这边,也在悄悄观察着苏橙。

他看到她为了画好一个角落的细节,能在脚手架上保持一个姿势半个多小时,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却浑然不觉,眼神专注得像是在完成一件稀世珍宝。

他看到她偶尔会对着画稿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画纸,片刻后,又会突然眼睛一亮,在画纸上添上几笔灵动的线条,让整个画面瞬间鲜活起来。

他还看到,她画累了的时候,会走到落地窗旁,望着外面的街道,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框,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那时候她脸上的表情是放松的,带着一种属于创作者的、纯粹的愉悦。

顾青不得不承认,苏橙的画,确实有一种魔力。那些温暖的橙红色,像有生命一样,在白墙上蔓延开来,让原本有些清冷的书店空间,多了几分烟火气和人情味。他设计的青灰色调,是骨架,而苏橙的橙红色,是注入其中的血液。

有一天傍晚,苏橙画完当天的进度,收拾画具准备离开。顾青也正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两人在书店门口不期而遇。

“今天的进度……还可以。”顾青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对她的工作做出评价,虽然依旧简洁,但语气里的生硬少了许多。

苏橙有些意外,随即露出一个浅浅的笑:“谢谢顾设计师的灯光和马克笔。”她指的是之前的那些细节。

顾青的耳根不易察觉地红了一下,别开视线,语气有些不自然:“只是……顺手而已。”

“不管是不是顺手,都很感谢。”苏橙真诚地说,“你的专业判断很精准,帮了我不少忙。”

顾青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斟酌词语,最后只说了两个字:“彼此。”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门,在两人之间洒下一片温暖的光晕。苏橙看着顾青清瘦的侧影,忽然觉得,这个总是板着脸的建筑设计师,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近。他的冷硬,或许只是他的保护色而已。

而顾青,看着苏橙背着画具包,渐渐消失在街角的背影,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他助理发来的信息,提醒他明天去医院做例行检查。他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恢复了惯常的平静,转身走进了深秋的暮色里。

冷硬的细节,是他的铠甲;而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温度,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只是他不知道,这些细节,已经被那个叫苏橙的插画师,悄悄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一场关于青灰与橙红的故事,正伴随着这些细微的互动,缓缓拉开序幕。

书店的改造工程进入了关键阶段,苏橙的墙面插画也逐渐有了雏形。那片温暖的橙红色,像一团跳跃的火焰,在青灰色的建筑空间里,显得格外醒目却又不突兀。

这天下午,苏橙正在细化画面中的一个细节——一群捧着书的孩子,他们的衣服被她用了不同层次的橙红色,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她画得格外投入,以至于没注意到有人走进了书店。

“这些孩子……画得很生动。”

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苏橙吓了一跳,手里的画笔差点掉在地上。她转过身,看到顾青站在那里,正微微倾身,看着她的画稿。

他今天没穿西装,换了一件浅灰色的休闲衬衫,少了几分工作时的压迫感,多了一些松弛的气息。阳光透过落地窗,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让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也显得温润了些。

“顾设计师,你什么时候来的?”苏橙拍了拍胸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刚到。”顾青的目光从画稿上移开,落在她脸上,“你对人物神态的捕捉很敏锐。”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称赞她的专业能力,苏橙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脸上泛起一丝微红:“谢谢。我觉得书店里的读者,尤其是孩子,他们的神情是最有感染力的,能体现出书店的活力。”

“嗯。”顾青点点头,然后侧身,指了指旁边的书店样品间,“我调整了几个书架的布局,你可以去看看,会不会影响你的画面构图。”

样品间是顾青为了展示书店最终效果而搭建的一个缩小版模型,里面摆放着部分书架和仿真书,能直观地看到空间的动线和视觉效果。

苏橙放下画笔,跟着顾青走进样品间。一进去,她就被眼前的布局吸引了。

青灰色的书架错落有致,留出了宽敞的通道,顶部的灯光设计得很巧妙,既能照亮书籍,又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光。几个仿真的读者模型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有的静坐阅读,有的低声交谈,整个空间既有序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你看这里,”顾青指着一个靠窗的角落,“原本我设计的是一个单独的阅读区,但考虑到你的插画里,那个区域有一群孩子,我把书架的高度降低了一些,这样从你的画面前方看过去,不会完全遮挡视线,能形成一个视觉上的呼应。”

苏橙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那个角落的书架比其他地方矮了一截,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既保证了阅读的私密性,又和她画中的场景完美契合。

“你考虑得太周到了!”苏橙由衷地赞叹道,“这样一来,画面和实际空间就有了互动感,读者看到画的时候,会觉得那些孩子就像在真实的书店里一样。”

顾青的嘴角似乎极淡地勾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我只是在我的专业范围内,做了一些调整。”他语气平淡地说,“不过,你的画确实给了我一些灵感。”

“哦?什么灵感?”苏橙好奇地问。

“关于色彩的。”顾青走到样品间的另一处,指着一个装饰性的摆件,“我原本打算用纯灰色,但现在觉得,或许可以加入一点……很淡的橙红色,作为点缀。”

苏橙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没想到,这个坚持“青灰至上”的设计师,竟然会主动提出在自己的设计里加入橙红色。这无疑是一种认可,一种来自专业领域的、沉甸甸的认可。

“那一定很好看!”苏橙兴奋地说,“青灰色是冷静的基底,加入一点橙红色的点缀,就像在冷调的音乐里加入了一个温暖的音符,会很有层次。”

顾青转过头,目光落在苏橙脸上。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是对色彩和设计纯粹的热爱,那样的光芒,很耀眼,也很……动人。

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认真地打量她。她的头发被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因为长时间画画,脸上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清澈明亮。她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牛仔裤,身上带着淡淡的颜料味,却丝毫不让人觉得邋遢,反而有种艺术家特有的随性和活力。

而苏橙,也在这一刻,对上了顾青的目光。

那是一双很深的眼睛,像藏着故事的深潭。平日里,这双眼睛总是带着疏离和审视,但此刻,在样品间柔和的灯光下,在两人关于“色彩与空间”的共鸣中,她似乎看到了深潭底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像她的橙红色,撞上了他的青灰色,不是冲突,而是一种奇妙的融合。他们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偏爱温暖的色彩,一个执着于冷调的秩序。但在对“美”和“空间温度”的追求上,他们又有着惊人的一致。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窗外的车流声、远处工人的交谈声,都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两人之间,那无声的对视,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悄然滋生的默契。

顾青先收回了目光,清了清嗓子,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平淡:“既然你觉得没问题,那我就按照这个方案调整了。你继续忙你的画吧。”

“好,谢谢你,顾设计师。”苏橙也连忙低下头,掩饰住自己刚才那一瞬间的失神。心脏在胸腔里不争气地跳得有些快,她拿起放在一旁的画笔,指尖却微微有些颤抖。

顾青转身走出样品间,脚步似乎比平时慢了一些。他走到书店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是医院的提醒短信,提醒他明天的检查。他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变得坚定。

而苏橙,在样品间里站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拿起画笔。她看着自己画中的橙红色,又想起顾青刚才提到的“淡橙红色点缀”,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原来,青灰和橙红的对视,不只是理念的碰撞,也可以是如此……美好的共鸣。她有种预感,接下来的日子,会因为这种共鸣,而变得格外不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