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窝在远古搞基建最新章节,窝在远古搞基建免费阅读

窝在远古搞基建

作者:曳星空

字数:142002字

2025-08-04 08:11:09 连载

简介

男女主角是王铁柱的连载历史脑洞小说《窝在远古搞基建》是由作者“曳星空”创作编写,喜欢看历史脑洞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42002字。

窝在远古搞基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盐池归来的喧嚣尚未完全沉淀,堆积如山的食物带来的短暂狂喜便被更沉重的生存压力取代。二十五张新增的嘴,如同二十五座小山,沉甸甸地压在王铁柱心头。山洞和简陋的茅草棚在夏末的暖风里尚可栖身,但当凛冬的寒潮裹挟着死亡呼啸而至时,它们将脆弱得不堪一击。冻毙半数——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蛮荒之地冰冷无情的生存法则。

晨光熹微,薄雾尚未在林间散尽。王铁柱站在营地中央一块稍高的岩石上,身后是堆积的食物和简陋的住所,身前是黑压压一片、眼神中交织着敬畏、茫然与一丝微弱希冀的人群——原有的战士、新换来的奴隶、老人、妇孺,总计近四十人。哈图卡莫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原始的蒙昧与局限。

他深吸一口气,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草木与泥土的气息涌入肺腑,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晨雾的清晰与力量:

“从今日起!” 他猛地抬手,指向东方初升的、将云层染成一片辉煌赤金的朝阳,“哈图卡莫,已成过往!我们的部落,有了新的名字!”

所有人屏息凝神,连孩童都停止了低语,只余山风掠过树梢的轻响。

“华——夏——!” 王铁柱一字一顿,声音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千层波澜。“‘华’,是火焰的光芒,是陶器在窑火中诞生的温润!‘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赐予我们的生机!华夏部落!我们,将如火焰般顽强不息!如盛夏般繁荣壮大!我们,不再是苟活于山洞的野人!我们要建起坚固的房屋!开垦肥沃的土地!让老人不再冻饿!让孩童不再夭折!让每一个华夏族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挺直脊梁,活下去!活得更好!”

“华…夏…” “华夏…” 人群低声咀嚼着这个陌生而充满力量的名字,眼神中的茫然渐渐被一种奇异的、难以言喻的光彩取代。老石头浑浊的眼中老泪纵横,反复念叨着:“华夏…好…好啊…” 黑骨、长腿等战士胸膛起伏,用力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仿佛握住了某种崭新的信念。新来的奴隶们,尤其是那个曾发问的年轻男子和抱着孩子的母亲,身体微微颤抖,口中无意识地跟着默念。

名正则言顺。华夏之名,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扎入这片焦渴的土地。

王铁柱没有沉溺于命名的激荡,他深知时间紧迫,立刻开始了雷厉风行的重组与分工,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

陶火不熄,文明之基:

“老石头!” 王铁柱的目光落在那位部落最年长的智者身上,“华夏陶窑,由你全权掌管!带领你原来的学徒(他点了两个手脚麻利的青年),加上…” 他的目光扫过新奴隶中那个断臂的老者(枯爪)和眼神坚韧的刀疤女(岩纹),“枯爪!岩纹!你们,协助老石头!枯爪,你的手,天生就是捏土的!岩纹,你的眼神稳,心细,看火候!”

枯爪猛地抬头,那只完好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岩纹也握紧了拳头,重重点头。

“任务:烧制更多、更好的陶罐陶碗!还有…研究更大、更厚实的陶砖!为盖房做准备!陶器,是华夏的命脉之一!” 王铁柱斩钉截铁。

血肉之链,狩猎之锋:

“黑骨!” 王铁柱看向最忠诚勇猛的战士,“你,挑选最机敏强壮的四人(包括长腿),组成狩猎队!你们的刀锋,就是部落的肉仓!不仅要猎获,更要探明周围大型野兽的巢穴、迁徙路线!确保肉食不断!”

黑骨低吼一声:“是!首领!” 眼中燃起狩猎的火焰。

水畔生机,稚子担当:

“所有能跑动的孩子!” 王铁柱看向那群面黄肌瘦、眼神怯生生的孩童,“从今天起,你们是部落的‘小鱼鹰’!每天清晨和傍晚,负责收取、放置营地附近小溪里的所有鱼篓!清点鱼获!这是你们为部落做的第一份工!做得好,有奖励!”

孩童们先是一愣,随即眼中亮起了兴奋和自豪的光芒。被赋予责任,意味着他们不再是纯粹的累赘!

灶火炊烟,采集之网:

“女人们,分成两组!” 王铁柱看向那些年轻的女子和母亲们。

灶火组: “花叶(原部落一位细心妇人),你带领五人!负责部落每日三餐!管好食物分发!打扫营地卫生!照顾好火塘!让外出劳作的人回来,有口热食!”

采集组: “青藤(一位手脚麻利的原部落女子),你带领其余女人(包括那个抱孩子的母亲,婴儿由灶火组轮流照看)!你们的眼睛,就是部落的粮仓!根茎、浆果、野菜、可食用的树皮草籽…所有能吃的东西,尽最大可能带回来!记住,避开毒物,标记新发现的食物源!”

老幼皆力,各尽其能:

王铁柱看向剩下的老人和怀孕的女子:“你们,是部落的根与希望!无需强求重活。老人负责看护营地、教导孩童辨识植物、搓制绳索、修补工具。怀孕的女子,安心休养,做些轻便的缝补或照看更小的孩子。你们的安稳,就是部落的安稳!”

命令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种前所未有的秩序感开始在混乱的营地中萌芽。被叫到名字的人,无论新老,眼中都燃起了明确的使命光芒。尤其是那些新奴隶,发现自己不仅没有被当成纯粹的消耗品,反而被赋予了具体的工作和位置,那份惶恐与疏离感开始迅速消融。

最后,王铁柱的目光落在那剩余的十二名最强壮的成年男性劳力身上(包括盐池集换来的大部分男性和几个原部落战士)。他们是部落的脊梁,也是基建的希望。

“你们十二人,” 王铁柱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跟着我!我们的任务,是筑起华夏的根基——盖房子!用我们自己的手,烧出砖块,垒起能抵御寒冬的墙壁!”

“盖…房子?” 众人茫然。他们只见过山洞和草棚。

“对!房子!比山洞明亮!比草棚温暖坚固!能住下一家人!” 王铁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第一步,制砖!而制砖,需要好土!需要水!需要一处足够开阔的地方,建造属于我们华夏的村落!”

他不再多言,示意十二名壮劳力带上石斧、骨耜和藤筐,亲自带队,如同开拓者般走出营地,深入周边的山林河谷。

整整半日的跋涉与勘探,他们踏过荆棘,翻越矮丘。王铁柱的目光锐利如鹰,审视着每一片土地的地势、土质、水源和潜在威胁。最终,在距离现有营地约摸小半日路程的一片向阳缓坡前,他停下了脚步。

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展现在眼前。脚下的土壤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深褐色,甚至带着些许焦黑的痕迹,踩上去异常坚硬(焦泥地——富含黏土矿物的古河床或火山沉积层,是烧砖制陶的绝佳原料!)。不远处,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过,水声悦耳,水量充沛。开阔地背靠一片矮山,形成天然屏障,前方视野极佳,能俯瞰大片平缓的坡地——那是绝佳的、尚未开垦的沃土!阳光毫无遮挡地洒满整片土地。

“就是这里!” 王铁柱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蹲下身,用力抓起一把焦黑色的泥土,在手中用力揉捏。泥土细腻、粘稠,塑性极佳!他望向那片广袤的缓坡,仿佛看到了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水源、黏土、耕地、屏障…得天独厚!

“看!”他指向脚下焦黑的土地,指向清澈的小溪,指向远方肥沃的缓坡,“这里!就是我们华夏部落未来的家园!焦土谷村!我们将在这里,用这焦黑的泥土,烧出最坚硬的砖!用我们的汗水,开垦最肥沃的田!用我们的双手,建起能遮风挡雨、温暖过冬的房屋!让华夏的火种,在这片焦土之上,熊熊燃烧!”

十二名壮劳力看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又看向首领手中紧握的、象征着未来根基的焦黑泥土,胸膛中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他们齐齐举起手中的工具,发出震天的咆哮:

“华夏!华夏!!” 吼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飞鸟无数。焦黑的泥土从王铁柱指缝间簌簌落下,如同为这片新生的土地洒下奠基的祭礼。焦土谷的轮廓,在夏末炽烈的阳光下,第一次清晰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族人的心中。筑巢引凤的宏图,终于在蛮荒的版图上,落下了第一笔浓墨重彩的印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