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学
文笔好高质量完结小说推荐

第2章

民国十五年冬 江苏 长江北岸

1926年冬的寒风,裹挟着长江的湿冷,吹拂着刚刚从南昌劫火中走出的北伐将士。赣北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新的风暴已在南京以东的龙潭地区酝酿。孙传芳残部联合张宗昌的直鲁联军,集结重兵,企图在龙潭-栖霞山一线反扑,切断北伐军向沪宁线推进的锋芒。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第三团团部,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蒋先云看着刚刚收到的密电,久久不语,指尖在粗糙的电报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程廷云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团长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混合着决绝与悲凉的沉重气息。

“慕白,”蒋先云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承载着千钧重负,“这份调令…你看看吧。”

程廷云接过电文,目光扫过,心头猛地一沉: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令(绝密)

着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蒋先云,即刻卸任现职,调任总司令部新编独立旅筹备处主任(驻武汉)兼政治部主仨,负责编练新军,进以招募进步青年,务求政治可靠,战力精强。以备北伐后续之需。

所遗第三团团长一职,由该团副团长、陆军中校程廷云代理。

此令十万火急,不得延误!

总司令 蒋中正(印)

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二月

“独立旅…驻武汉…”程廷云喃喃道,瞬间明白了这份调令背后的深意。武汉此时是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大本营(武汉国民政府所在地),中正此举,表面上是升迁重用(独立旅旅长职位高于团长),实则是将蒋先云这位立场鲜明、影响力巨大的共产党将领调离嫡系第一军核心部队,剥离其兵权,将其“发配”到相对边缘且充满未知的新岗位!这是“四一二”政变前夜,对左派力量进行削弱的明确信号!所谓“编练新军”,更像是一个充满陷阱的牢笼。

“巫山兄…”程廷云抬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担忧、愤怒、还有深深的无力感。

蒋先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和肃杀的军营,背影显得异常挺拔,却又带着一丝孤寂。“慕白,不必多言。校长的心思,我懂。大战在即,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他选择此刻调我走,用意不言自明。”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程廷云,带着一种托付千斤重担的郑重:“但第三团不能乱!这支凝聚了我们心血、在汀泗桥、贺胜桥、南昌城头用血证明了自己的队伍,必须保持战斗力!北伐尚未成功,军阀未灭,岂能内耗!”

他走到程廷云面前,用力按住程廷云的肩膀:“慕白,代理团长之职,非你莫属!杜聿明沉稳干练,王耀武勇猛无畏,方先觉心思缜密,张灵甫锐气逼人,林育容奇技巧出,都是可造之材!将他们带好!记住,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革命军人,枪口永远要对准真正的敌人——军阀和列强! 保护好这支队伍,就是保护革命的火种!

程廷云感到肩上的压力重如山岳,他挺直脊梁,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团长放心!廷云在,第三团在!必不负重托!” 这是承诺,更是责任。

蒋先云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而复杂的笑容。他走到桌边,拿起那张两年前初入黄埔拍下的旧照,照片上的青年,笑容青涩,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腼腆,摩挲片刻,然后毅然决然地递给程廷云:“这幅旧照,随我征战多年,今日赠你。望它能助你,在未来的血火征途中,看清方向,护佑袍泽。”

程廷云郑重接过,框身冰冷,却仿佛带着蒋先云滚烫的信念和未竟的理想。

交接在一种沉重而高效的气氛中完成。蒋先云拒绝了任何形式的欢送,只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带着寥寥几名亲随,悄然离开了第三团驻地。程廷云、杜聿明、王耀武、方先觉等人肃立在营门外,目送着那个熟悉的、坚毅的背影消失在弥漫的晨雾中。没有人说话,只有寒风呼啸而过,如同裂帛之声,预示着这个团体和这个时代,即将迎来无法挽回的分裂。

蒋先云的离去,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不平静的池水,在第三团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官兵们对这位才华横溢、身先士卒、爱护士兵的团长充满敬仰与不舍,对他的突然调离充满疑惑和不安。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在军营中流传。程廷云深知,此刻稳定军心、凝聚战力是第一要务。他召集所有营连主官开会,开门见山:

“诸位!蒋团长高升,奉命组建新军,乃革命需要!校长委任程某代理团长,是信任,更是责任!龙潭大战在即,孙传芳、张宗昌纠集数万之众,反扑在即!第三团的荣誉,是汀泗桥、贺胜桥、南昌城头弟兄们用血换来的!如今强敌压境,正是我等继承蒋团长遗志(精神),再立新功之时!袍泽们,收起眼泪,擦亮刺刀!让敌人看看,没有蒋团长,第三团照样是砸不烂、啃不动的硬骨头!是北伐的尖刀!杜聿明!”

“到!”

“你营为左翼前锋,主攻栖霞山东麓敌主阵地!王耀武连为突击尖刀!”

“是!”

“方先觉!”

“到!”

“集中全团迫击炮,山炮(数量有限)及重机枪,压制敌前沿火力,重点支援杜营突击!务必精准!林育容部由你节制!”

“是!”

“张灵甫!”

“到!”

“你连扩大侦察范围,严密监视敌预备队动向及侧翼安全!随时报告!”

“是!”

程廷云简洁有力的部署,斩钉截铁的语气,暂时压下了官兵们心中的不安。杜聿明的沉稳,王耀武的悍勇,方先觉的精准,张灵甫的机敏,这些骨干军官的存在,稳住了队伍的阵脚。

栖霞山战役很快打响。战斗的惨烈程度远超预期。直鲁联军装备了大量从苏联援助或缴获的重武器,包括马克沁重机枪、迫击炮,甚至还有几辆老旧的装甲汽车(“铁皮棺材”),依托栖霞山复杂地形和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拼死抵抗。

杜聿明营的进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火力压制。栖霞山东麓主阵地前,是一片开阔的缓坡,完全暴露在敌军居高临下的交叉火力网下。士兵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王耀武的突击连更是被压制在一道浅浅的雨裂沟里,抬不起头。密集的子弹打得泥土飞溅,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

“他娘的!这火力太猛了!”王耀武吐掉嘴里的泥沙,左耳伤疤在炮火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他焦急地看着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却苦于找不到突破口。

后方团指挥所,程廷云举着望远镜,眉头紧锁。正面强攻伤亡太大,必须改变策略。他仔细观察着战场,目光最终锁定了栖霞山主峰侧后一条极其陡峭、几乎被荆棘覆盖的羊肠小道。地图上标注为“险径,不宜行军”。

“地图!”程廷云低喝。参谋迅速展开。他指着那条险径:“这里!张灵甫之前的侦察报告提到过,有当地药农偶尔行走!敌军在此处防御薄弱,只有少量警戒哨!”

杜聿明在电话里听到这个计划,倒吸一口凉气:“团长!那地方太险了!别说携带武器,空手攀爬都困难!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是活靶子!”

“正因为险,敌人才疏于防范!”程廷云语气斩钉截铁,“这是唯一的生机!王耀武!”

“到!”电话里传来王耀武嘶哑的声音。

“敢不敢带你的敢死队,从这条‘鬼见愁’摸上去,捅敌人的腚眼?!”

短暂的沉默后,王耀武爆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团长!给老子半个时辰!拿不下主峰后面的机枪阵地,我王耀武提头来见!”

“好!我让方先觉把所有炮火都集中到正面,给老子狠狠地砸!吸引敌人全部注意力!为你们创造机会!记住,隐蔽!快!准!狠!”

计划迅速执行。方先觉指挥着数量可怜的几门山炮,迫击炮和所有重机枪,不顾暴露的风险,对敌军正面阵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轰击和压制射击,打得地动山摇,吸引了守军绝大部分火力。

与此同时,王耀武亲自挑选了三十名身手最敏捷、意志最坚定的老兵,卸下不必要的装备,只携带短枪、手榴弹和砍刀,如同壁虎般,开始向那条近乎垂直的“鬼见愁”险径发起死亡攀爬!陡峭的岩壁,湿滑的苔藓,锋利的荆棘,每一步都险象环生。他们用绳索相互牵引,用刺刀在岩缝中固定,用牙齿咬住枪带,在震耳欲聋的炮火掩护下,无声而顽强地向上挪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程廷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正面阵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伤亡数字直线上升。杜聿明营已经快撑不住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栖霞山主峰侧后,敌军核心重机枪阵地的方向,猛然爆发出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紧接着,一面残破的青天白日旗,艰难地在那片原本属于敌军后方的制高点上竖了起来!

“王耀武!是王耀武他们得手了!”观察哨狂喜地大喊!

敌军后方核心火力点被端掉!正面阵地的火力瞬间减弱!守军陷入混乱!

“吹冲锋号!全团压上!目标——主峰!杀!”程廷云拔出驳壳枪,第一个跃出指挥所!

“滴滴哒哒滴滴——!”激昂的冲锋号响彻战场!被压制许久的第三团官兵,如同开闸的洪水,怒吼着向摇摇欲坠的敌军阵地发起了总攻!杜聿明营一马当先,方先觉指挥炮兵进行延伸射击。失去后方火力支撑的敌军,在第三团排山倒海的攻势下,终于崩溃了!

血战至黄昏,栖霞山主峰被攻克!龙潭防线被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口子!此战,第三团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减员近三分之一),再次证明了其“铁血尖刀”的威名!王耀武和他的敢死队,仅剩九人生还,个个伤痕累累,却创造了战场奇迹!

捷报传至总司令部,蒋介石大喜过望。鉴于程廷云在蒋先云调离后迅速稳定部队、临危受命、指挥有方、取得龙潭大捷的卓越功绩,一纸正式任命随即下达:

兹任命陆军中校程廷云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上校团长!

此令!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中正(印)

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二月

年仅十九岁的黄埔一期生,正式成为上校团长!这晋升速度,堪称传奇!消息传来,全团振奋!杜聿明、王耀武等人由衷地为这位年轻的“老长官”高兴。同在一师任上校团长的胡宗南闻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妒火中烧。

晋升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程廷云在清理蒋先云留下的部分文件时,在一个上了锁的旧文件箱底层,发现了一本薄薄的、没有封面的油印小册子。好奇心驱使下,他翻开了第一页,几行触目惊心的标题映入眼帘:

《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一一郭开贞

内容摘要: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工农,已成为新军阀…号召革命同志认清其面目…)

程廷云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郭开贞,这位著名的左派文人、曾经的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的文章,竟如此尖锐地直指蒋介石!他快速翻阅,文章列举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江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被杀、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遭到排挤打压、各地工会农会遭袭击…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一股寒意从程廷云脚底直窜头顶!这篇文章如果被发现,足以给整个第三团带来灭顶之灾!尤其是现在这个敏感时刻!他立刻将其贴身藏好。

几天后,更直接的冲击接踵而至。一名来自总司令部的神秘联络官,在戒备森严的密室中,向程廷云传达了蒋介石的最新“口谕”:

“程团长,校长深知你年轻有为,忠勇可嘉,经此一役,足见才干!然当前革命形势复杂,党内异党分子潜伏甚深,图谋不轨,实为心腹大患! 校长有令,各部须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军中异党分子活动,尤其是原蒋先云旧部及与武汉方面过从甚密者!一旦发现不稳迹象,或接到相关密报,可先斩后奏,断然处置!务必确保部队之纯洁与校长之绝对权威!此乃校长对你之信任与考验!望程团长不负所托,精诚效忠!”

联络官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毒蛇,在程廷云脸上逡巡。程廷云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这赤裸裸的“清党”预演!矛头直指蒋先云留下的政治遗产和那些思想左倾的官兵!尤其是林育容这样背景清晰的政治干事!先斩后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血腥的清洗即将开始!

他强作镇定,沉声道:“请转告校长,职部必当整饬所部,确保军令畅通,效忠革命!然军中将士皆为北伐流血,若无确凿证据,贸然处置,恐寒将士之心,动摇军心,反为不美。职部定当谨慎行事,明察秋毫,不枉不纵!”

联络官似乎对程廷云这种“既要表忠心又要强调稳妥”的态度并不意外,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点头:“程团长老成谋国,校长自是知晓。如何把握分寸,就看程团长自己的‘政治智慧’了。告辞。” 留下这句充满威胁和暗示的话,联络官消失在夜色中。

密室中只剩下程廷云一人。他跌坐在椅子上,感觉浑身冰凉。蒋先云临别赠相的嘱托言犹在耳:“枪口永远要对准真正的敌人——军阀和列强!” 可现在,“敌人”的定义已经扭曲!对准的,将是昔日的同袍!是那些在北伐战场上一起流过血的弟兄!

他想起南昌城档案室那跳跃的火焰和林育容冰冷的目光。难道这一次,他还要选择沉默?选择妥协?甚至…选择举起屠刀?

程廷云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窗外,是龙潭战后尚未散尽的硝烟和士兵们低低的呻吟。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比任何战场都更凶险的十字路口。脚下的路,通向何方?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