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星坠长河》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串串牛”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陆昭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37255字,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风如刀,割裂洛阳南郊的沉沉雾霭。苏砚舟伏身于南宫灵台遗址外的野丘之上,肩披粗麻斗篷,怀中紧抱一架以铜铁与松木拼接而成的浑仪。此器虽粗陋,却是他参照《甘石星经》残卷与先秦遗法,耗时三月所制,能测星轨偏移,辨天象异变。此刻,乌云蔽月,唯紫微垣隐约可见,其内‘后宫’星区三日来屡现跳动之象,尤以‘勾陈一’与‘天柱’二星黯而不灭,似有血光之兆。
他取出炭笔,在一方桑皮纸上疾书:‘紫微动摇,帝庭不安;后宫星乱,阉宦弑君。四月十三,宫门血光。’字迹未干,忽闻远处马蹄轻响,似有巡夜羽林经过。苏砚舟迅速将纸条卷起,封入一支空心竹筒,外裹油布,藏入怀中。他深知,此八字若传入有识之士耳中,或可挽天倾于既倒——若落入奸宦之手,则必招杀身之祸。
次日黄昏,洛阳令府西厢密室烛火微明。苏砚舟换上卜筮小吏的褐衣,头戴小冠,手持一卷绘有星图的绢帛,自称‘太学星官弟子’,求见阴修。阴修素重天象,闻有异人献祥瑞图,遂召入。苏砚舟低首呈图,实则暗将竹筒夹于图轴之内。阴修展图初观,以为寻常星象,正欲遣退,忽觉图背有异,展开细察,竟见那八字箴言赫然在目。
“四月十三……宫门血光?”阴修喃喃,面色骤变。他身为洛阳令,掌京师治安,深知十常侍权倾朝野,何进虽为大将军,然与宦官积怨日深。若真有内廷之变,洛阳必乱。他正欲召亲信主簿商议,却未察觉窗外老槐树影中,一道黄绶身影悄然退去——那人腰悬宫籍铜牌,正是张让安插在府中的耳目,小黄门赵佑。
当夜三更,阴修府邸外骤起弩声。三名巡夜亲随未及呼喊,皆中箭倒地,箭簇漆黑无羽,乃内廷特制短弩所发。府门铜环被重物撞击,留血掌印一道,却无贼踪。阴修惊起,急查密信去向,方知图轴已失,唯余空白绢帛。他猛然醒悟:那卜吏并非献祥,而是预警!然密信已泄,祸起萧墙。
与此同时,苏砚舟藏身于太学东巷一处废弃卜庐。此地原为老卜者所居,屋陋墙倾,唯有一案一榻。他倚窗而坐,耳听更鼓,心知大祸将至。果然,五更将尽,巷外马蹄杂沓,十余黑衣蒙面者持短刃逼近,为首者手持铜牌,低声下令:‘搜屋焚庐,不留活口。’
苏砚舟早有防备。他推窗跃入后院枯井,以绳索横悬井壁,待敌入屋纵火,烟起之际,悄然攀出,潜行至太学藏书阁后墙。此处临近辟雍水道,他解下腰间小囊,内藏三枚铁蒺藜,撒于巷口。不出片刻,追兵奔出,一人踩中蒺藜,惨叫倒地,余人迟疑,苏砚舟已借水雾掩护,消失于晨雾之中。
三日后,洛阳暗流汹涌。阴修密召司隶校尉袁绍心腹,欲转呈密信,然袁府门吏已被张让收买,消息再度走漏。十常侍于宣室密议,张让拍案怒曰:‘南宫之外,竟有野人窥天?此必何进党羽,欲借天象动摇圣心!’赵忠附议:‘宜先发制人,四月即除大将军,以绝后患。’——苏砚舟所预警之‘四月十三宫门血光’,竟因密信泄露而提前催化,政变之轮悄然加速。
而苏砚舟,已匿于北邙山下一农户家中。他展开残卷,重演星轨,忽见荧惑守心之象再现,心知天下将乱不止于宫变。他提笔于《太初历》空白处批注:‘星移非止洛阳,命逆当起西凉。’笔锋未落,窗外忽现一骑绝尘,马背之人披甲戴胄,腰悬方天画戟——正是奉何进密令赴京的并州刺史丁原部将,吕布。
苏砚舟凝望其背影,低语:‘此子命格如火,焚尽八荒,然心无定所,终为他人执刃……’他将批注卷起,藏入墙洞,心中已定下一步棋:欲救洛阳,必联外将;欲动何进,需借武力。而吕布,正是那柄尚未出鞘的利刃。
数日后,丁原军抵洛阳城外,吕布率亲兵百人入城谒见何进。途经太学东巷,战马忽嘶,蹄下踩中半截焦木——正是苏砚舟藏身卜庐的残梁。吕布下马细察,见木上刻有星图残迹,形似紫微异动,心生疑窦。他向随从问道:‘此地何人所居?’
‘闻为一隐逸卜者,数日前庐毁人亡,或为火焚,或为仇杀。’
吕布默然良久,将焦木收入行囊。当夜,他在军帐中展图推演,竟觉星象与丁原所言‘清君侧’之机暗合。他提笔写下:‘天象示变,事在人为。若何进不决,当以雷霆断之。’——此语既出,其心中武勇与权谋之念,已悄然萌发。
meanwhile,张让亦得密报:‘丁原部将吕布,勇冠三军,曾于边郡一人斩鲜卑酋首八级,今入洛阳,恐为大将军所用。’张让冷笑:‘武夫易控,唯惧智者。先除献星图者,再赂吕布,可保十常侍安如泰山。’
于是,洛阳城内外,多方势力因一纸星预警而牵动。苏砚舟虽藏身荒野,却如执棋之人,以天象为局,以人心为子。他知十常侍必杀何进,何进必召外兵,外兵一至,董卓将至,天下大乱将始。而他所做,不过是拨动第一颗星——星图逆命,命亦逆星。
又五日,四月十二。阴修密遣死士携残信潜出洛阳,欲送至河内太守王匡。然使者行至偃师,为十常侍伏兵所截,信物尽失。张让得信,怒极反笑:‘原来天机可测?吾当焚其书,灭其人,令后世不知天变!’遂下令搜捕‘通星象、妄言祸福者’,凡太学星官、民间卜者,皆列名缉拿。
是夜,北邙山风起。苏砚舟立于崖畔,望洛阳灯火如豆,低语:‘我非逆天,惟顺命而行。然命若不公,星亦可焚。’他取出最后一枚竹简,刻下八字:‘并州虓虎,司隶将倾。’投入火中。火光映照其目,如星火燎原。
而在洛阳城西军营,吕布披甲执戟,立于帐前。他仰望夜空,见紫微微动,忽忆焦木星图,心中一震。他唤来亲兵,令访太学旧人,寻‘通星象之士’。亲兵领命而去,不知此寻,将引出何等风云。
星图已布,杀机四伏。洛阳之变,只待四月十三拂晓。而苏砚舟与吕布,一隐一显,一智一勇,终将在血火之中,交汇于命运之门。